【单选题】【消耗次数:1】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时,最先进行的是()。
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济南战役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① 
② 
【多选题】 1948年秋后,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是()。
①  A.辽沈战役
②  B.平津战役
③  C.渡江战役
④  D.淮海战役
【单选题】 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的基础。三大战役指的是( )。①辽沈战役 ②渡江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平津战役
①  ①③④
②  ①②④
③  ①②③
④  ②③④
【单选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8年9月12日发起的重大战役是()
①  平津战役
②  淮海战役
③  .辽沈战役
④  渡江战役
【判断题】 济南战役和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全国军事形势出现转折点,解放军在数量上首次超过了国民党军队,在长江以北同敌人决战的时机成熟了。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是( )。
①  辽沈、淮海、渡江战役
②  上党、淮海、渡江战役
③  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单选题】 1948 年 9 月 12 日至 1949 年 1 月 31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 )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 154 万人。
①  辽沈、淮海、平津
②  济南、平津、淮海
③  辽沈、渡江、平津
【单选题】 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伤亡()万人。
①  10.4
②  11.4
③  12.4
④  13.4
【单选题】 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伤亡()万人。
①  A.10.4
②  B.11.4
③  C.12.4
④  D.13.4
【单选题】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 )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人。
①  济南、平津、淮海
②  辽沈、淮海、平津
③  辽沈、渡江、平津
④  广州、武汉、大别山
随机题目
【单选题】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是要实现()。
①  效率
②  公开
③  稳定
④  公平
【单选题】 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
①  引进外资
②  企业发行股票
③  企业购买公债
④  企业购买金融债券
【单选题】 水泥土桩墙支护不能支护较深基坑,养护期较长,其标准的养护期是( )。
①  10天
②  30天
③  90天
④  120天
【单选题】 慢剪的试验成果适用的条件是( )。
①  快速加荷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基
②  快速加荷排水条件不良的地基
③  慢速加荷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基
④  慢速加荷排水条件不良的地基
【单选题】 直剪试验中的快剪试验成果最适合用于( )。
①  快速加荷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基
②  快速加荷排水条件不良的地基
③  慢速加荷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基
④  慢速加荷排水条件不良的地基
【单选题】 分析地基的长期稳定性一般采用 ( )。
①  固结排水试验确定的总应力参数
②  固结不排水试验确定的总应力参数
③  不固结不排水试验确定的有效应力参数
④  固结不排水试验确定的有效应力参数
【单选题】 土的变形模量可以通过( )测定。
①  室内压缩试验
②  静力载荷试验
③  渗透试验
④  抗剪强度试验
【单选题】 当地基中附加应力曲线为矩形时,则地面荷载的形式为:( )。
①  条形均布荷载
②  矩形均布荷载
③  无穷均布荷载
④  均布荷载
【单选题】 土钉墙是由被加固的土体、土钉和喷射混凝土面板三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受力构件是( )。
①  被加固的土体
②  土钉
③  喷射混凝土面板
④  土体及喷射混凝土面板
【单选题】 若施工条件狭窄、地质条件较差、基坑较深,或对开挖引起的变形控制较严时,采用( )。
①  SMW工作法
②  排墙或地下连续墙
③  土钉墙
④  钢板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