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的国际格局下,美国采取的对华政策是( )。
保持中立的政策
扶蒋反共的政策
武力干涉的政策
遏制中国的政策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上形成的主要对立阵营是( )。
①  以德国为首的战败国阵营
②  以英国为首的战胜国阵营
③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
④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判断题】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倾向是贸易自由化。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是( )。
①  1937—1949年
②  1931—1945年
③  1937—1944年
④  1939—1945年
【多选题】 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法西斯国家是?
①  德国
②  意大利
③  日本
④  美国
【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①  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②  日军突袭珍珠港
③  日军发动七七事变
④  德军突袭苏联
【多选题】 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发展的新现象有()
①  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
②  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
③  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
④  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单选题】 美国对华政策,惯于使用()的手段。
①  接触+挑衅
②  遏制+合作
③  接触+遏制
④  挑衅+合作
【单选题】 38、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是( )
①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  世界多极化方向发展
③  民族矛盾日益严重
④  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
【单选题】 1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是( )
①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  世界多极化方向发展
③  民族矛盾日益严重
④  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
【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服务贸易在总贸易中的比重在提高。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
①  复杂劳动决定的
②  具体劳动决定的
③  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④  抽象劳动决定的
【单选题】 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主体是()。
①  社会主要矛盾
②  人民群众
③  科学家
④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确定
【单选题】 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①  真理和谬误相调和的过程
②  真理和谬误相补充的过程
③  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
④  相对真理逐渐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①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④  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
【单选题】 当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是从它的()
①  阶级属性讲
②  研究的对象讲
③  研究的主要内容讲
④  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
【单选题】 形而上学认为静止()。
①  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②  存在运动之中
③  不包含运动于其中
④  是寓于运动之中的
【单选题】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
①  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②  确定事物的质
③  认识事物的量
④  把握事物的度
【单选题】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①  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
②  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
③  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
④  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
【单选题】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
①  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②  否认物质的可知性
③  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
④  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
【单选题】 2005年7月4日美国进行了“炮轰”彗星太空实验。这次实验在帮助人类首次揭开彗星内部秘密的同时,也会帮助揭开地球乃至整个太阳系的起源和宇宙生命起源之谜。这说明()。
①  意识是与物质同时存在、共同发展的
②  意识能够完全地反映客观世界
③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  意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