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起义军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时,起义军公开打出了( )的旗帜。
①  国民革命军
②  工农革命军
③  中国工农红军
④  中国人民解放军
【判断题】 秋收起义第一次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① 
② 
【判断题】 秋收起义第一次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① 
② 
【单选题】 (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正式爆发。
①  1927年9月9日
②  1927年9月19日
③  1927年9月1日
④  1927年9月8日
【单选题】 较之南昌起义,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最明显的特征是()工农武装割据
①  不再用国民革命军的名义,而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②  不以攻打中心城市为目标,而以建立农村根据地为目标
③  不仅是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而且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④  不再由国共两党合作领导,而是由共产党独立领导
【单选题】 大革命失败后,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领导人是?
①  叶挺
②  周恩来
③  毛泽东
④  叶剑英
【判断题】 1927 年 9 月,毛泽东和湖南省委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革命队伍称为工农红军。
① 
② 
【单选题】 秋收起义时,毛泽东领导的革命队伍称为( )。
①  工农红军
②  国民革命军
③  人民解放军
④  工农革命军
【多选题】 下列对秋收起义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  是发动群众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正确抉择
②  进攻长沙是在“八七会议”“左”倾情绪影响下的决定
③  文家市会议迈出了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步
④  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的开端
【单选题】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最重要的意义是()
①  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②  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③  中共开始有了独立武装力量
④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的是( )
①  “欣弗”(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剂)致死事件;
②  “亮菌甲素注射剂”致肾功能衰竭死亡事件;
③  刺五加注射剂致死事件;
④  “甲氨喋呤”致瘫痪事件;
⑤  克林霉素致过敏性休克、血尿和急性肾功能损害等事件
【单选题】 属于肝药酶抑制剂,与他汀类合用时可增高他汀类药物浓度,从而增加横纹肌溶解等不良反应( )
①  红霉素
②  卡马西平
③  苯巴比妥
④  氯丙嗪
⑤  苯妥英
【单选题】 以二甘醇替代丙二醇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发生肾功能衰竭死亡11例的事件属于( )
①  药物不良反应
②  劣药事件
③  假药事件
④  用药差错
⑤  医疗失误
【单选题】 药物的排泄途径不包括
①  汗腺
②  肾脏
③  胆汁
④ 
⑤  肝脏
【单选题】 时量曲线的峰值浓度表明
①  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
②  药物吸收过程已完成
③  药物在体内分布已达到平衡
④  药物消除过程才开始
⑤  药物的疗效最好
【单选题】 药物产生作用的快慢取决于
①  药物吸收速度
②  药物排泄速度
③  药物的转运方式
④  药物的光学异构体
⑤  药物的代谢速度
【单选题】 药物进入循环后首先:
①  作用于靶器官
②  在肝脏代谢
③  由肾脏排泄
④  储存在脂肪
⑤  与血浆蛋白结合
【单选题】 药物的t\sub 1/2\nosupersub 是指:
①  药物的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②  药物的稳态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③  与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相关,单位为小时
④  与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相关,单位为克
⑤  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一半所需剂量
【单选题】 用药的间隔时间主要取决于
①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
②  药物的吸收速度
③  药物的排泄速度
④  药物的消除速度
⑤  药物的分布速度
【单选题】 室模型的药物分布于:
①  血液与体液
②  血液与尿液
③  心脏与肝脏
④  中央室与周边室
⑤  肺脏与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