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最大恶果是( )
使白区革命力量遭到惨重损失
使福建反蒋抗日事变失败
使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使中国革命丧失了九一八事变后有利的形势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危害,其主要错误有( ) 。
①  提出坚决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
②  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
③  集中力量攻打大城市
④  主张“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单选题】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既是教条主义的失败,也是“苏维埃革命”的失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上升为主要矛盾。
①  中日民族矛盾
②  人民内部矛盾
③  中央与国民党之间的矛盾
④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既是教条主义的失败,也是“苏维埃革命”的失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上升为主要矛盾。
①  人民内部矛盾
②  中央与国民党之间的矛盾
③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④  中日民族矛盾
【单选题】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①  敌强我弱
②  装备落后
③  鄂豫皖根据地反“围剿”失败
④  错误的军事方针
【单选题】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①  敌强我弱
②  装备落后
③  鄂豫皖根据地反“围剿”失败
④  错误的军事方针
【判断题】 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5年。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考验的紧急关头,党领导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 ( )和第二十五先后进行长征。
①  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
②  第一、第二、第三方面军
③  第二、第三、第五军团
④  第一、第三、第四方面军
【单选题】 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考验的紧急关头,党领导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 ( )和第二十五先后进行长征。
①  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
②  第一、第二、第三方面军
③  第二、第三、第五军团
④  第一、第三、第四方面军
【判断题】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中国抗战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即已开始。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
①  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②  加强同发达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③  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④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单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①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  社会主义公有制
③  人民民主专政
④  人民当家作主
【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是( )
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  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③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④  振兴中华
【单选题】 自2016年5月20日台湾地区新领导人就职以来,两岸制度化沟通和协调中断,其根本原因在于(  )
①  台湾在美国测试新的导弹防御系统
②  台湾当局减少了赴台旅游美国高规格“礼遇”台湾当局领导人过境
③  和平与发展
④  台湾当局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及其核心意涵
【单选题】 “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传统文化理念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理念
①  文明
②  和谐
③  平等
④  法治
【单选题】 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
①  民族平等
②  民族团结
③  民族和睦
④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单选题】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 )规则
①  政治
②  思想
③  行为
④  工作
【单选题】 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是( )
①  人民民主专政
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
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 )
①  工人阶级
②  农民阶级
③  城市小资产阶级
④  知识分子
【单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 )
①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②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