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1925年5月,以( )为起点,国共两党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浪潮。
国民党一大
成立黄埔军校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五卅运动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1925年,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风暴。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1926 底至 1927 年初,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从广东北迁,武汉成为全国大革命运动的领导中心和革命运动高潮的中心。
① 
② 
【单选题】 国民党一大确立的革命政策是?
①  三民主义政策
②  反帝反封建政策
③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④  共产党民主革命政策
【单选题】 (  ),国民党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①  1945年6月底
②  1946年6月底
③  1947年12月底
④  1948年12月底
【判断题】 经过国民党一大的讨论,只有中国共产党党员被允许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以进攻东北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党所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 (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 1937年2月10日,为促进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如果国民党将五项要求定为国策,中国共产党愿意作出保证,有( )。
①  A.实行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
②  B.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
③  C.特区实行彻底民主制度
④  D.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坚决执行抗日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多选题】 从国民革命运动到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时而合作、时而对抗,影响两党关系的因素有( ) 。
①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  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
③  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
④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多选题】 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代表()的利益。
①  地主阶级
②  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③  工人阶级
④  农民阶级
随机题目
【多选题】 十九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目标包括
①  科学立法
②  严格执法
③  公正司法
④  全民守法
【单选题】 通过宪法修正案写入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哪一年
①  1988年
②  1992年
③  1993年
④  1999年
【单选题】 关于我国的党内法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党内法规是和国家法律体系并存的体系,互不相关
②  党内法规因为实施对象是党员,因此党员只受党内法规的制约
③  党内法规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④  党内法规的效力优于法律
【单选题】 关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可取的是
①  三者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提法,含义是一样的
②  没有法治社会,就没有法治政府和法治国家
③  三者的实现并非同步
④  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必要条件
【单选题】 关于法学研究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阶级分析方法是总的方法,其他方法都以此为基础
②  逻辑分析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方法
③  历史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是现代法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
④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领域,应根据法学的问题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
【单选题】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  我们应坚持文化自信,全面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②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小农经济社会的产物,对于现代法治建设没有价值
③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包含了太多的皇权思想,应全面否弃
④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优秀的思想需要继承和发扬,封建专制思想和泛儒家道德化的内容应予以否定。
【单选题】 我国通过宪法修正案写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哪一年
①  1993年
②  1999年
③  2004年
④  2012年
【单选题】 “政治文明”写入宪法修正案是哪一年
①  1999年
②  2004年
③  2011年
④  2018年
【单选题】 关于法律发展的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我国的法律应专注于本土化,不应国际化
②  我国的法律发展应全面国际化,本土化就是闭关自守
③  本土化和国际化并不矛盾,应辩证看待,在国家化的同时根据国情的需要而本土化
④  本土化和国际化都是相对的,本土化就是国际化
【单选题】 关于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下列何种说法是可取的
①  法律体系主要指的是立法成果体系,而法治体系是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监督各体系在内的庞大体系
②  法律体系就是法治体系,不同时期的提法不一样而已
③  二者的主要区别就是法律体系的范围比法治体系的范围小
④  法律体系是静态的法治体系,而法治体系是动态的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