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和地点是( )。
1923年1月,广州
1923年1月,上海
1924年1月,广州
1924年1月,上海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一大,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
①  正确
②  错误
【简答题】 1924年国民党一大,对[填空1]作出了新的解释。
【多选题】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孙中山确立的三大政策是( )。
①  联俄
②  扶助农工
③  联共
④  恢复中国
【判断题】 1927年10月,鲁迅离开广州前往上海定居。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1939年1月,国民党确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的会议( )。
①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②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③  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
④  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
【单选题】 1939 年 1 月,国民党确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的会议?
①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②  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
③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④  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
【简答题】 1924年国民党一大,对[填空]作出了新的解释。
【多选题】 甲公司2013年4月1日开始办公楼的建设,工程期2年,2015年6月1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015年10月1日验收合格,2016年2月1日竣工决算完毕,2016年8月8日正式入驻。有关该业务的如下论断中,错误的有(  )。
①  2015年6月1日按暂估价入固定资产账,并于当年7月开始计提折旧,2016年2月1日依据竣工决算标准调整暂估原价,但已提折旧不作调整。
②  2015年10月1日按暂估价入固定资产账,于当年11月开始计提折旧,2016年2月1日依据竣工决算标准调整暂估原价,但已提折旧不作调整。
③  2016年2月1日按竣工决算认定的价值入固定资产账,于当年3月开始计提折旧
④  2016年8月8日按竣工决算认定的价值入固定资产账,于当年9月开始计提折旧
【判断题】 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下列关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  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要补提折旧
②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改变
③  已提足折旧但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
④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应自办理竣工决算时开始计提折旧
【判断题】 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有利于从整个企业角度分析和考核产成品成本的结构。(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小,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等其他费用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 (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关于分批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  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
②  一般不需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
③  以产品的批别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④  需要计算和结转各步骤产品的生产成本
【多选题】 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和降低额都有影响的因素是( )。
①  产品品种比重
②  产品产量
③  产品品种比重、产品产量
④  产品单位成本
【多选题】 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登记( )。
①  生产过程中直接发生的材料费用
②  生产过程中直接发生的人工费用
③  完工入库的产成品成本
④  完工入库的半成品成本
⑤  分配转入的辅助生产费用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应计人管理费用的是( )。
①  企业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
②  销售产品发生的广告费用
③  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
④  生产单位管理和组织生产发生的各项费用
【单选题】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采用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适用于下列产品:( )。
①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
②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③  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比重较大
④  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单选题】 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各批产品、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都是利用( )。
①  累计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②  累计生产工时
③  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
④  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
【判断题】 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时,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