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20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是孙中山。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康有为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是二十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
①  太平天国革命
②  义和团运动
③  戊戌变法
④  辛亥革命
【单选题】 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①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④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
【单选题】 20世纪初期,现代课程界较为崇尚的课程评价方式是( )
①  质性评价
②  回应式评价
③  量化评价
④  过程性评价
【判断题】 是17世纪最主要的文艺思潮,产生于17世纪初期的法国,影响到欧洲其他各国,持续到19世纪初。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20 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①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③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单选题】 19世纪初期,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人物是( )。
①  西斯蒙第
②  李嘉图
③  萨伊
④  马尔萨斯
【多选题】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是()。
①  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②  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④  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单选题】 体系凝构阶段大致自20世纪70年代延至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该说法(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20世纪初期法国最重要的象征派诗人是保尔.瓦雷里和克洛代尔。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判断题】 与学习动机中其他内驱力相比,附属内驱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减弱。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一切有意义学习中都包含知识的迁移,在机械学习中没有迁移。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概念学习是学习运用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对事物进行分类。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以下关于品德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  品德是后天学习形成的
②  品德是个体的先天禀赋
③  品德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  品德是认知和行为的统一
⑤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等同于道德
【多选题】 以下属于认知策略的有( )
①  复述策略
②  资源管理策略
③  计划策略
④  组织策略
⑤  精加工策略
【多选题】 知识应用的过程一般通过下面( )环节来完成。
①  审题
②  联想
③  知识理解
④  课题类化
⑤  背诵记忆
【多选题】 能否发现问题取决于( )因素。
①  智力
②  认知过程
③  主体的活动积极性
④  主体的求知欲望
⑤  主体的知识经验
【多选题】 温故而知新属于学习迁移中的( )
①  正迁移
②  负迁移
③  顺向迁移
④  逆向迁移
⑤  一般迁移
【多选题】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 )的影响。
①  期待
②  诱因
③  结果因素
④  先行因素
⑤  需要
【多选题】 下列属于元认知控制过程的是( )
①  制定认知计划
②  监视计划的执行
③  对认知过程的调整
④  对认知结果的反馈
⑤  管理认知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