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 )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北京
南京
广州
上海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 )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①  北京
②  南京
③  广州
④  上海
【单选题】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①  北京
②  南京
③  广州
④  上海
【单选题】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是?
①  1911年10月10日
②  1912年1月1日
③  1912年2月12日
④  1912年3月10日
【单选题】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 )为中华民国元年。
①  1910年
②  1911年
③  1912年
④  1913年
【单选题】 1912年3月,袁世凯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将中华民国首都迁往( )。
①  南京
②  天津
③  上海
④  北京
【单选题】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的职务是中华民国( )。
①  总统
②  皇帝
③  正式总统
④  临时大总统
【判断题】 1912年1月,资产阶级革命正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军政府。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1940年3月,在日本的操纵下,在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是( )
①  溥仪
②  汪精卫
③  陈炯明
④  吴佩孚
【判断题】 孙中山主张中华民国实行“五权宪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促使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
①  武昌起义的胜利
②  《临时约法》的颁布
③  清帝下诏退位
④  中华民国的成立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占地壳岩石体积最大的是()
①  火成岩
②  沉积岩
③  变质岩
【单选题】 卸荷裂隙一般位于()边坡的坡顶。
①  高陡
②  低缓
③  软岩
④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下列那个选项不是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最常见的问题()
①  基坑涌水
②  黄土湿陷
③  基坑稳定性
④  地震效应
【单选题】 在松散沉积层中进行深基础施工时,往往需要人工降低地下水位。若降水不当,会使周围地基土层产生固结沉降,轻者造成邻近建筑物或地下管线的不均匀沉降;重者使建筑物基础下的土体颗粒流失,甚至掏空,导致建筑物开裂和危及安全作用。这种工程问题称为()
①  地基沉降
②  流砂
③  基坑突涌
④  潜蚀
【单选题】 淤泥质土是由()的地质作用形成的。
①  河流
②  湖泊
③  洪流
④  风化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沉积岩层之间接触关系的是()。
①  侵入接触
②  整合接触
③  平行不整合接触
④  角度不整合接触
【单选题】 对圆锥动力触探(DPT)和标准贯入试验(SPT)异同点描述有误的是()。
①  圆锥动力触探(PT)和标准贯入试验(SPT)的基本原理一致
②  标准贯入试验实质上是动力触探试验的一种
③  标准贯入试验和圆锥动力触探的区别主要是它的触探头不是圆锥形,而是标准规格的圆筒形探头
④  以上均不对
【单选题】 根据岩土的水理特性,砂土层与粘土层相比,其隔水性()
① 
②  相同
③ 
④  不能确定
【单选题】 静载荷试验的装置包括()
①  百分表、电测位移计、沉降传感器和水准仪
②  圆形承压板和方形承压板
③  承压板、加载装置和沉降观测装置
④  压力源、荷载台架和反力架
【单选题】 在同样荷载强度P作用时,基础的宽度B也相同,则荷载在基础中心点下的影响深度最大的是:()
①  条形基础
②  方形基础
③  矩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