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斗争的根本分歧是
是否承认个人的作用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是否承认社会运动的特殊性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①  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②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③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④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单选题】 2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①  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②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③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④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判断题】 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①  事物的普遍联系
②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③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
④  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
【单选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
①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②  唯意志论和宿命论的标准
③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④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判断题】 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社会主义社会就不会存在资本主义的社会意识。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
①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②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③  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④  世界上的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①  世界的可知性
②  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③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④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⑤  认识是否经历一个过程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的实践中产生的。
①  A 土地改革运动
②  B 文化大革命运动
③  C 改革开放
④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单选题】 提出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的领导人是()。
①  A 毛泽东
②  B 邓小平
③  C 江泽民
④  D 胡锦涛
【单选题】 在()上,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党章》。
①  A 中共十五大会议
②  B 中共十六大会议
③  C 中共十七大会议
④  D 中共十八大会议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是()。
①  A 人民生活日渐提高,但生产力水平无法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需求
②  B 对外开放在日益扩大,但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也日渐激烈
③  C 国家的经济实力增加,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持续
④  D 经济社会取得全面的进步,但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的问题
【单选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在21世纪的第一个战略机遇期是()。
①  A 2000年-2020年
②  B 2002年-2012年
③  C 2000年-2015年
④  D 2002年-2020年
【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
①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②  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③  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  D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单选题】 ()正式提出党的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①  A 党的八大二次会议
②  B 党的九大
③  C 党的十三大
④  D 党的十五大
【单选题】 关于苏联模式在发展战略方面的特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  A 以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
②  B 以精细化发展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
③  C 片面追求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忽视农业和轻工业
④  D 具有封闭和半封闭的特点
【单选题】 ()邓小平第一次使用了“小康”的概念。
①  A 1978年
②  B 1979年
③  C 1980年
④  D 1981年
【单选题】 ()第一次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
①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②  B 十一届六中全会
③  C 十二届三中全会
④  D 中共十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