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时机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 )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0.5小时
0.5~1小时
0.5~2小时
>2小时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 )小时
【单选题】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等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 )小时开始给药
【判断题】 乙类传染病发生时城镇于2小时,农村6小时。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某药半衰期为24小时,若24小时给药一次,约需几次给药达稳态浓度
①  2次
②  3次
③  5次
④  7次
【单选题】 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患者,建议预防性使用( )类抗菌药物,但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单选题】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大部分选用的给药方法是()
【判断题】 当与食物给予时帕唑帕尼的全身暴露增加。帕唑帕尼与一种高脂或低脂餐给药导致AUC和Cmax增加约2-倍。所以,帕唑帕尼应进餐前至少1小时或进餐后2小时给药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对于7天内再次行血管介入手术者、需要留置导管或导管鞘超过( )小时者,应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单选题】 某药的半衰期为10小时,一次给药后体内基本消除的时间是
①  约20小时
②  约30小时
③  约50小时
④  约70小时
⑤  约80小时
【单选题】 手术时间超过( )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术中应追加一次抗菌药物
①  1
②  2
③  3
④  4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是随着教师()的发展而运作的。
①  自我反思
②  结对帮扶
③  继续教育
④  讲座沙龙
【单选题】 关于2001年以来中国课程改革的显著变化表述不准确的是()。
①  形式上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
②  理念上以“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
③  目标上从一维目标(结果)到三维目标(结果、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④  首次将以往的“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
【单选题】 儿童教育需要()、学校、社会三方面通力合作,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①  家庭
②  学生
③  教师
④  政府
【单选题】 知识产权是指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取得的成果依法专有的无形财产权利。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知识产权性质的是()。
①  专有性
②  时间性
③  公共性
④  地域性
【单选题】 2018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主题为()。
①  人与自然
②  终身学习
③  学以成人
④  人定胜天
【单选题】 课堂教学效果的首要“效源”是()
①  教师的教
②  学生的学习
③  知识的贮备
④  环境的创设
【单选题】 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①  学费
②  杂费
③  学费、杂费
④  学费、杂费、住宿费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教育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①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②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③  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是精英教育。
④  办教育的政治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单选题】 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称之为()。
①  终身学习
②  毕生学习
③  全员学习
④  全面学习
【单选题】 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某中学制定的学生管理制度不合法的是()。
①  学生必须参加班级值日劳动
②  学生每日必须进行体育锻炼
③  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由家长领回进行教育矫正
④  学生必须按要求完成课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