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AMS提出的必要性不包括()
优化临床结果
降低耐药率,减少不良反应
减少住院花费,优化医疗资源
减少抗菌药使用,降低治疗费用
促进静脉营养合理使用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医疗机构要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 )
①  0.3
②  0.4
③  0.5
④  0.6
【单选题】 为减少不良反应,用糖皮质激素平喘宜选用
①  口服
②  静脉滴注
③  皮下注射
④  气雾吸入
⑤  肌肉注射
【单选题】 细菌耐药率超过( )的抗菌药物,应当暂停临床应用
①  0.3
②  0.4
③  0.5
④  0.75
【单选题】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使用药品后,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药品不良反应属于
①  常见药品不良反应
②  轻微药品的不良反应
③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④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⑤  药品群体不良事件
【单选题】 20.为了延长局麻药的局麻作用和减少不良反应,可加用( )
①  肾上腺素
②  异丙肾上腺素
③  多巴胺
④  去甲肾上腺素
⑤  麻黄碱
【判断题】 绿色施工提倡合理的节约,促进资源的回收利用、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消耗。()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10. 增加左旋多巴抗帕金森病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药物是:
①  卡比多巴
②  维生素B6
③  利血平
④  苯乙肼
⑤  丙胺太林
【单选题】 经炮制能降低毒性或不良反应的是( )。
①  甘遂
②  莱菔子
③  决明子
④  地黄
⑤  阿胶
【单选题】 数控机床由于操作失误减少,降低了废品率和次品率。该说法(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A型不良反应不包括( )。
①  变态反应
②  毒性反应
③  继发反应
④  后遗效应
随机题目
【判断题】 对20个元素的序列用冒泡排法进行排序,第5趟冒泡共需要进行15次元素间的比较。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对一组记录(5,7,3,1,2,6,4,10,9,8,16,13,18,17))进行直接插入排序 (由小到大排序), 当把第10个记录8插入到有序表时,为寻找插入位置需比较3次。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散列查找的原理是在待查记录的关键字值与该记录的存储位置之间建立确定的对应关系。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排序算法中,从未排序序列中依次取出元素与已排序序列(初始为空)中的元素进行比较(要求比较次数尽量少),然后将其放入已排序序列的正确位置的方法是折半插入。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查找表中,通过记录的某关键字能唯一地确定一个记录,该关键字称为主关键字。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对n个元素进行冒泡排序若某趟冒泡中只进行了0次元素间的交换,则表明序列已经排好序。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对n个元素进行冒泡排序,通常要进行n-1趟冒泡,在第j趟冒泡中共要进行j次元素间的比较。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对一组元素(64,48,106,33,25,82,70,55,93)进行直接插入排序时,当进行到要把第7个元素70插入到已经排好序的子表时,为找到插入位置,需进行3次元素间的比较(指由小到大排序)。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对n个整数用冒泡法进行排序,某趟冒泡中未进行元素间的交换,说明n个元素已排好序。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对数据元素序列(49,72,68,13,38,50,97,27)进行排序,前三趟排序结果时的结果依次为第一趟:49,72,68,13,38,50,97,27;第二趟:49,68,72,13,38,50,97,27;第三趟:13,49,68,72,38,50,97,27。该排序采用的方法是( )。
①  A. 插入排序法
②  B. 选择排序法
③  C. 冒泡排序法
④  D.堆排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