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关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B.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的动力源
C.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D.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推动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是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重要举措。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根据本讲,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注重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①  以上都对
②  科技创新中心
③  经济中心
④  改革开放新高地
【判断题】 成渝地区的建设定位是要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创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聚焦“一极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中,“一极”是指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中央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目标的定位是“两中心两地”,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
①  重要经济中心
②  科技创新中心
③  改革开放新高地
④  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判断题】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着眼“两个大局”、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战略决策。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根据本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着眼()、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战略决策。
①  “五个大局”
②  “四个大局”
③  “三个大局”
④  “两个大局”
【判断题】 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统揽性目标。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总发展目标是“一极两中心两地”。。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中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包括()。
①  A.创新发展
②  B.协调发展
③  C.开放发展
④  D.共享发展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我国《专利法》对外观设计的新颖性要求
①  采用混合标准
②  采用世界新颖性标准
③  采用国内新颖性标准
④  采用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标准
【单选题】 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的对要约完全同意的意思表示生效的时间一般为
①  意思表示作出时
②  意思表示发出时
③  意思表示送达对方时
④  要约人作出回复时
【单选题】 承揽人履行承揽合同的下列行为中,构成违约行为的有
①  承揽人发现定作人提供的图纸不合格,立即停止工作并通知定作人,因此未能如若完成工作
②  承揽人发现定作人提供的材料不合格,更换为自己确认合格的材料
③  承揽人未征得定作人同意,将其承揽的辅助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
④  因定作人未按期支付报酬,承揽人拒绝交付工作成果
【单选题】 在以招标方式订立合同时,属于承诺的行为是
①  招标
②  投标
③  开标
④  决标
【简答题】 某工厂生产A,B两种产品,制造A产品每吨需煤8吨,电力4千瓦,3个工作日;制造B产品每吨需煤4吨,电力5千瓦,10个工作日。已知生产A、B两种产品每吨可分别获利1000元和2000元。现该厂由于条件限制,只有煤360吨,电力200千瓦,工作日210个可以利用。问A、B两种产品各生产多少吨,才能获利最大?试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
【简答题】 在当今社会中,当生产者生产出一种新产品后,下一步就是考虑如何更快地卖出产品。当然,生产者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销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问题。请你依据人口问题的指数模型和Logistic模型,严格按照数学建模的步骤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他们所关心的问题。
【简答题】 <img src="http://huaweicloudobs.ahjxjy.cn/71a44498900cac892c52740dfae6ff4e.png" width="392" height="110" style="width: 392px; height: 110px;"/>
【单选题】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①  以人为本
②  爱国主义
③  改革创新
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单选题】 ( )是强军的必由之路,必须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①  训练
②  改革
③  实战
④  开放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______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
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②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③  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