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描绘是以“智能”为驱动,以()为核心。
经济建设
人才培养
数据集成
文化创新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意义有()。
①  中国实现对发达国家的整体赶超
②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里程碑
③  中国实现人力资源高质量开发的里程碑
④  中国实现教育强国的里程碑
⑤  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里程碑
【判断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推进教育精准脱贫”
① 
② 
【多选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总体框架为()。
①  战略任务
②  总体思路
③  保障措施
④  战略背景
⑤  实施路径
【多选题】 根据本课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总体框架为()。
①  战略背景
②  总体思路
③  战略任务
④  实施路径
⑤  保障措施
【多选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2018-2028)》要点解读中,两阶段目标的时间段为()。
①  2050-2065年
②  2020-2035年
③  2035-2050年
④  2020-2030年
⑤  2020年前
【多选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2018-2028)》要点解读中,由联合国教科文提出的理念的是()。
①  面向人人
②  终身学习
③  因材施教
④  以德为先
⑤  全面发展
【单选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并指出,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 )行列。
①  人力资源强国
②  人才大国
③  教育强国
④  学习强国
【多选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2018-2028)》要点解读中,教育评估的指挥棒作用体现在()。
①  目标导向
②  任务导向
③  路径导向
④  工具导向
⑤  价值导向
【单选题】 未来,中国教育现代化模式进入成熟阶段,预计2050年实现()。
①  全面现代化
②  总体现代化
③  基本现代化
④  阶段现代化
【多选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包括了()问题。
①  战略背景
②  总体思路
③  战略任务
④  实施路径
⑤  保障措施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可以依法转让自己的名称的是()
①  机关法人
②  事业单位法人
③  社会团体法人
④  个体工商户
【单选题】 某宾馆为了8月8日的开业庆典,于8月7日向电视台租借一台摄像机。庆典之日,工作人员不慎摔坏摄像机,宾馆决定按原价买下,以抵偿电视台的损失,遂于8月9日通过电话向电视台负责人表明此意,对方表示同意。8月15日,宾馆依约定向电视台支付了价款。摄像机所有权何时转移?()
①  8月7日
②  8月8日
③  8月9日
④  .8月15日
【单选题】 个人成长经历等信息便在网上被晒出来,导致了甲女精神出现恍惚,甚至有自杀的倾向。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这些网民侵犯了甲女的姓名权
②  这些网民侵犯了甲女的名誉权
③  这些网民侵犯了甲女的隐私权
④  甲女无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单选题】 甲受诈欺与乙订立买卖合同,该合同原则上()
①  .无效
②  可撤销
③  效力待定
④  可追认
【单选题】 下列关于民事权利的表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①  抵销权是一种形成权
②  知识产权是一种支配权
③  债权请求权不具有排他性
④  支配权不存在对应义务
【单选题】 下列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有:()
①  情势变更原则
②  严格责任原则
③  公序良俗原则
④  合同自由原则
【单选题】 集体财产所有权的主体是()
①  每个具体的集体组织
②  所有集体的组织
③  集体组织的领导机关
④  各个集体单位的成员
【单选题】 立新学校委托其教务人员王某购买一批电教器材。王某到百货公司购买时,正好该公司举行有奖销售,规定购买商品若干元可得到奖券一张。王荣代购电教器材得到一等奖,可得到彩色电视机一台,该电视机应当:()
①  归立新学校所有
②  归立新学校所有,但应当给王某以适当补偿
③  归王某所有
④  归立新学校与王某共有
【单选题】 乙按20%和80%的份额共有1间房屋。二人将房屋出租给丙,丙取得甲和乙的同意后将该房屋转租给丁。现甲欲转让自己的份额。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①  乙、丙有优先购买权,丁无优先购买权
②  乙、丁有优先购买权,丙无优先购买权
③  乙、丙、丁都有优先购买权
④  丙、了有优先购买权,乙无优先购买权
【单选题】 甲欲购买乙所有的机器设备一台,双方就价款已达成一致。因乙已将该设备出租给丙,故双方约定待租期届满由丙负责交付。租期届满后,丙未为交付,对此甲应向谁请求给付?()
① 
② 
③  乙或丙,二者承担连带责任
④  甲不得向任何一方请求,因为该种合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