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作为分子克隆的载体,一般应具备那些条件().
A.在合适的位置具有至少一个多克隆位点,供外源DNA插入以形成重组体分子
B.克隆载体能携带外源DNA片段进入受体细胞,或停留在细胞质中能自我复制,或整合到染色体DNA上随染色体DNA的复制一起被复制
C.克隆载体必须具有用于选择克隆子的标记基因
D.克隆载体必须是安全的,不应含有对受体细胞有害的基因,并且不会任意转入受体细胞以外的其他生物细胞,尤其是人的细胞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高等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有两套,所以称体细胞为二倍体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①使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④提取目的基因。正确的顺序是()
①  ③②④①
②  ②④①③
③  ④①②③
④  ③④①②
⑤  ①②③④
【判断题】 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由于每个染色体的准确复制,染色体数目因此而增加了一倍(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下列哪项是外源DNA导入真核细胞的化学方法()
①  电穿孔
②  显微注射
③  磷酸钙沉淀法
④  DNA直接注射法
⑤  基因枪技术
【判断题】 每个染色体由DNA分子和组蛋白组成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以质粒为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菌的过程称()
①  转化
②  转染
③  感染
④  转导
⑤  转位
【单选题】 参与机体细胞免疫的细胞是()
①  T细胞
②  胸腺上皮细胞
③  B细胞
④  胸腺细胞
⑤  浆细胞
【简答题】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DNA是在[填空(1)]期复制。
【简答题】 有丝分裂的[填空(1)]期,每个染色体都是单股的,即只含一个DNA分子。
【填空题】 高等动物每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成对存在,其中一条染色体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称为[填空(1)]染色体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人格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  A.人格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法定权利
②  B.人格权原则上只能由本人行使
③  C.从内容上看,人格权属于非财产性权利
④  D.宪法上的人格权对抗的是其他平等主体对自身的伤害,民法上的人格权对抗的是国家权力的侵害
【单选题】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审议通过的时间是()年。
①  A.2011
②  B.2016
③  C.2018
④  D.2020
【单选题】 关于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功能,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  A.集聚作用为主
②  B.集聚作用为主,扩散作用为辅
③  C.扩散作用略大于集聚作用
④  D.只有扩散作用,没有集聚作用
【单选题】 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环境共保的举措,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①  A.深化跨界水体污染联防联治,共建共享毗邻地区污水处理设施
②  B.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进重点区域污染源协同治理
③  C.保障好长江、黄河中上游生态安全,保护好冰川、湿地等生态资源
④  D.推进生态环境数据共享,提升联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能力
【单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下列选项中关于父母离婚后子女的抚养问题,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  A.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②  B.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由母亲直接抚养
③  C.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④  D.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单选题】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审议通过的时间是()年。
①  A.2011
②  B.2016
③  C.2018
④  D.2020
【单选题】 2020年5月1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提出,()。
①  A.国内循环越顺畅,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越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越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
②  B.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③  C.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④  D.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单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收养应当遵循最有利于()的原则,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
①  A.收养人
②  B.被收养人
③  C.监护人
④  D.子女
【单选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坚持()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①  A.创新
②  B.开发
③  C.绿色
④  D.共享
【单选题】 成都的产业实行以()导向、嵌入为主的内陆国际化路径。
①  A.成本和市场
②  B.政策和成本
③  C.市场和人才
④  D.人才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