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2005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增强农业基础地位,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使农业成为能使农民致富的产业。
A.农业增效
B.农民富裕
C.农民增收
D.农村发展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到()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①  A.2022
②  B.2030
③  C.2040
④  D.2050
【判断题】 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农民增收、农村重大改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民生改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促进广大农民生活宽裕,最基础和根本的是千方百计( )。
①  发展生产
②  增加农民收入
③  提高农民素质
【单选题】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 ) 政策。
①  直接补贴
②  生活补贴
③  种粮补贴
【单选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28日至12月29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坚持用()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单选 2 分)
①  大全局观
②  大历史观
③  大人生观
④  大世界观
【单选题】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强调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①  A.乡村振兴战略
②  B.科技创新
③  C.农业供给侧改革
④  D.双循环
【单选题】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强调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①  乡村振兴战略
②  科技创新
③  农业供给侧改革
④  双循环
【单选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促进( )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①  经济发展
②  农村经济发展
③  农民增收
【判断题】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在2035年达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中的“生产发展”是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促进( )健康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而为增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①  城市和乡村
②  农业和城乡
③  农业和农村
随机题目
【多选题】 我国设立四类主体功能区的目的包括()。
①  A.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②  B.解决生态损害严重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问题
③  C.有效控制资源开发强度
④  D.优化空间结构布局、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⑤  E.保证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平衡和协调
【多选题】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路线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七条路线包括()。
①  A.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②  B.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③  C.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④  D.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
【多选题】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包含( )。
①  A.社区卫生服务
②  B.数字医院
③  C.公共卫生<br/>
④  D.信息安全
【多选题】 近20多年以来,我国的环保技术快速完善,从过去主要应对( )的“三废”治理,到近年来的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资源化,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生态农业技术普及,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等,都表明我国的环保技术正在步入世界前列。
①  A.废气
②  B.废水
③  C.废渣
④  D.废油
【单选题】 ()警示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环境保护” 开始引起我国领导人的警觉。
①  A.《人类环境宣言》
②  B.《防治荒漠化公约》
③  C.《寂静的春天》
④  D.《中国21世纪议程》
【判断题】 在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上,从修复周期较短的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修复发展基于物理化学与生物修复结合、以及基于长期监测的自然生态修复,单一的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已发展为融合的多学科复合修复技术。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我国大气污染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控制,问题在于结构调整的路径不清楚。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我国在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中,划分的禁止开发的主功能区域有()。
①  A.自然保护区
②  B.国家公园
③  C.湿地公园
④  D.饮用水水源地
【多选题】 我国自然灾害防治存在的短板包括()。
①  A.认识的不足
②  B.法规标准的不足
③  C.规划的不足
④  D.协调机制的不足
【多选题】 影响大气能见度的因素有()。
①  A.吸湿性(空气湿度)
②  B.颗粒物粒径分布
③  C.颗粒物成分
④  D.颗粒物的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