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荒漠化防治工程: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为治理和预防土地荒漠化所采取的各种工程的、生物的、农业的和综合的技术措施与手段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单选】()是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为“携手防治荒漠化共建命运共同体”。
①  2022年6月17日
②  2022年6月18日
③  2022年6月19日
④  2022年6月20日
【判断题】 荒漠化防治总体思路是人与自然的协调----防治的核心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半干旱区有()的水分深入到深层
①  A40%-60%
②  B0%-2%
③  C10%-20%
④  D60%-70%
【判断题】 荒漠化的最直接结果就是沙漠化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沙漠化面积最大的国家,而且还有31万平方公里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土地荒漠化和沙化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荒漠化的最终结果大多是沙漠化。(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干旱半干旱地区突出的界面生态优势()
①  A行带优势
②  B自然优势
③  C边行优势
④  D植被优势
【多选题】 为什么选择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召开为中华民族谋划新时代“三北”工程的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工程建设座谈会?
①  A. 巴彦淖尔地形地貌多样
②  B.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要素齐全
③  C.生态地位极其重要,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
④  D.肩负着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
【判断题】 荒漠化:是一种人为、自然双重因素作用下导致的土地质量全面退化和有效使用数量减少的过程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根据干旱发生的原因,干旱可分为()。
①  大气干旱
②  土壤干旱
③  生理干旱
④  环境干旱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①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③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④  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改造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
①  既有社会主义因素也有资本主义因素
②  既有社会主义经济也有资本主义经济
③  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个体经济
④  既有工人阶级又有资产阶级
【判断题】 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成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的事件。(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1954年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是指社会主义现代化 (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特点,是既有社会主义,又有资本主义。(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到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 (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1956年,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贡献之一,其历史意义在于( ) 。
①  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③  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④  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多选题】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 ) 。
①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②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
③  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的反映
④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多选题】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 。
①  所有制结构过于简单,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没有有限度地保留一部分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②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
③  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
④  要求过急,发展过快,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