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以下不属于劳动法律关系要素的是( )
劳动法律事实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劳动法律关系内容
劳动法律关系客体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劳动法律事实是( )
①  合法行为
②  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③  合法行为与事件
④  事件
【单选题】 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劳动法律事实是(  )
①  合法行为
②  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③  行为与事件
④  事件
【简答题】 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劳动法律事实是[填空]。
【单选题】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
①  劳动者和劳动行政部门
②  工会和用人单位
③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④  用人单位和劳动行政部门
【多选题】 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包括( )
①  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②  其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③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④  双务关系
⑤  具有国家强制性
【判断题】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下列不属于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①  A劳动合同
②  B劳动者
③  C劳动力
④  D工作时间
【多选题】 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为( )
①  劳动合同关系
②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③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④  存在现实劳动关系
⑤  存在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
【单选题】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
①  法律文本
②  双方当事人
③  劳动合同关系
④  法律渊源
【多选题】 劳动法律关系主要包括的类型为( )
①  劳动合同关系
②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③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④  民事劳务关系
⑤  劳动关系的现实形式
随机题目
【单选题】 若已定义:intm=7,n=4;floatx=3.0,y=8.0,k;则执行语句k=m/2+n*x/y;后,变量k的值是()。
①  3
②  4
③  4.5
④  5
【单选题】 下面函数调用语句含有实参的个数为()。temp((a,b,c),(x,y))
①  2
②  3
③  4
④  5
【单选题】 若已定义inta;不会产生死循环的语句是()。
①  for(;;a+=2);
②  for(a=10;;a--);
③  for(;(a=getchar())!=\n;);
④  while(-1){a++;}
【单选题】 有以下程序:main(){intc;while((c=getchar())!=\n){switch(c-2){case0:case1:putchar(c+4);case2:putchar(c+4);break;case3:putchar(c+3);default:putchar(c+2);break;}}printf("\n");}当输入:247回车,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①  689
②  6689
③  66778
④  66887
【单选题】 以下程序中的循环执行了()次。#defineN2#defineMN+1#defineNUM(M+1)*M/2main(){inti,n=0;for(i=0;ii++)n++;printf("%d\n",n);}
①  5
②  6
③  8
④  9
【单选题】 若有定义:inta=6;则语句a*=a-=a/=3;运行后,a的值是()。
①  10
②  0
③  34
④  24
【单选题】 若已定义inta=3,b=3,x=1,y=2;表达式(a=yx)(x=ba)的值是()。
①  6
②  1
③  9
④  0
【单选题】 测试文件是否结束函数的函数名是(   )
①  feof
②  EOF
③  eof
④  FEOF
【单选题】
①  S是一个结构体类型名
②  p是一个结构体类型名
③  p是指向结构体类型S的指针类型名
④  no是结构体类型S的成员
【单选题】 若有定义:inta=5,b=2;则表达式b=(a!=5)的值为()。
①  5
②  0
③  3
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