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为了打击台湾当局和美国的嚣张气焰,中共中央作出了( )的决定。
炮击台湾
炮击金门
发动厦门战役
佯攻鼓浪屿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召开著名的洛川会议,通过了( ),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
①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②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③  《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④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
【多选题】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作出了如下的决定( )
①  彻底清算了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②  彻底清算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③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总方针
④  选出了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单选题】 1979年4月5日至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
①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②  “改革、稳定、充实、完善”
③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④  “改革、发展、创新、提高”
【单选题】 1966年8月1日至12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制定并通过的决定是( )。
①  《中共中央通知》
②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③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④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判断题】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
① 
② 
【多选题】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黔北重镇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以下关于“遵义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
①  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②  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作出的
③  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多选题】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黔北重镇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以下关于“遵义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
①  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②  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作出的
③  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悠关的转折点
④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判断题】 1937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作出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① 
② 
【单选题】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了( )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耕者有其田”政策的。
①  《井冈山土地法》
②  《兴国土地法》
③  《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④  《中国土地法大纲》
随机题目
【判断题】 水泥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适当的性质称为体积安定性。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水泥体积安定性不合格为废品,水泥细度不合格为不合格品。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为节约水泥,在砼配合比设计时,采用的水泥强度等级越高越好。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将冷加工处理后的钢筋,在常温下存放15~20 d,或加热至100~200 ℃后保持一定时间(2~3 h),其屈服强度进一步提高,且抗拉强度也提高,同时塑性和韧性也进一步降低,弹性模量则基本恢复,这个过程称为时效处理。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可以提高抗腐蚀能力。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水泥强度等级根据胶砂法测定水泥( )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来判定。
①  3d与7d
②  7d与14d
③  3d与28d
④  7d与28d
【单选题】 石灰熟化过程中的“陈伏”是为了(  )。
①  有利于结晶
②  蒸发多余水分
③  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④  降低发热量
【单选题】 要使水泥具有较低的水化热,应降低水泥熟料矿物中( )含量。
①  C3S和C2S
②  C3S和 C3A
③  C2S和 C3A
④  C3A 和C4AF
【单选题】 含水率5%的砂105g,其中所含的水量为( )。
①  5g
②  5.25g
③  5.45g
④  6.25g
【单选题】 含水率5%的砂105g,其中所含的水量为( )
①  5g
②  5.25g
③  6g
④  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