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兴中会时,喊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变法
振兴中华
自强求富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1894年11月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的是?
①  洪秀全
②  严复
③  孙中山
④  康有为
【判断题】 孙中山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最早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是()。
①  林则徐
②  魏源
③  康有为
④  孙中山
【简答题】 1894年,孙中山在[填空]创立兴中会。
【单选题】 在中国近代史上,喊出“振兴中华”时代最强音的伟大先行者是
①  林则徐
②  洪秀全
③  孙中山
④  康有为
【填空题】 1894年,孙中山在[填空1] 创立兴中会。
【单选题】 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的是?
①  龚自珍
②  林则徐
③  魏源
④  郑观应
【单选题】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出自( )。
①  《四洲志》
②  《海国图志》
③  《资政新篇》
④  《盛世危言》
【单选题】 ()1842年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①  魏源
②  林则徐
③  左宗棠
④  曾国藩
【单选题】 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①  林则徐
②  魏源
③  龚自珍
④  王韬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 )。
①  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②  取决于它的价
③  不可比较
④  可以比较
【单选题】 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个效用单位,消费16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l06个效用单位。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 ( )效用单位。
①  108个
②  l00个
③  l06个
④  6个
【单选题】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从消费中得到的 ( )。
①  满足程度
②  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③  边际效用
④  满足程度小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单选题】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 )。
①  实际所得
②  没有购买的部分
③  主观感受
④  消费剩余部分
【单选题】 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 ( )。
①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②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③  是一条垂线
④  是一条水平线
【单选题】 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 )。
①  可以替代的
②  完全替代的
③  互补的
④  互不相关的
【单选题】 在同一个平面图上有 ( )。
①  三条无差异曲线
②  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③  许多但数量有限的无差异曲线
④  两条无差异曲线
【单选题】 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 )。。
①  价格之比
②  数量之比
③  边际效用之比
④  边际成本之比
【单选题】 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这一成本定义是指 ( )。
①  会计成本
②  隐成本
③  机会成本
④  边际成本
【单选题】 反映生产要素投人量和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称作 ( )。
①  总成本曲线
②  生产函数
③  生产可能性曲线
④  成本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