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采用订本式。(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不得采用()账簿。
①  活页式
②  订本式
③  备查
④  复式
【单选题】 从账簿的外形看,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采用( )账簿。
①  订本式
②  活页式
③  卡片式
④  三栏式
【单选题】 我国现行采用的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属于()。
①  普通日记账
②  特种日记账
③  分录日记账
④  转账日记账
【多选题】 从账簿的账页看,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采用( )账簿
①  三栏式
②  数量金额式
③  横线登记式
④  多栏式
【单选题】 从账簿的外形看,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采用的账簿是( )。
①  活页式
②  订本式
③  卡片式
④  三栏式
【单选题】 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保管期限为( )年
①  10
②  15
③  20
④  25
【单选题】 目前实际工作中使用的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属于 ( )。
①  普通日记账
②  特种日记账
③  专栏日记账
④  分录簿
【多选题】 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要求主要有( )
①  由出纳人员负责登记
②  以审核无误的收、付款凭证为依据
③  应逐日逐笔顺序登记
④  必须逐日结出收入合计和支出合计
【判断题】 银行对账就是将企业登记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进行核对。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判断题】 夫妻之间订立借款协议,以夫妻共同财产出借给一方从事个人经营活动或用于其他个人事务的,应视为双方约定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离婚时可按照借款协议的约定处理。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用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购买以一方父母名义参加房改的房屋,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离婚时另一方主张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对该房屋进行分割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王某与周某结婚时签订书面协议,约定婚后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周某婚后即辞去工作在家奉养公婆,照顾小孩。王某长期在外地工作,后与李某同居,周某得知后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周某的下列哪些请求可以得到法院的支持?
①  由于自己为家庭生活付出较多义务,请求王某予以补偿
②  由于自己专门为家庭生活操持,未参加工作,请求法院判决确认双方约定婚后所得归各自所有的协议显失公平,归于无效
③  由于离婚后生活困难,请求王某给予适当帮助
④  由于王某与他人同居导致双方离婚,请求王某给予损害赔偿
【多选题】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①  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②  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③  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④  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多选题】 刘某与王某2006年结婚。婚后,刘某用自己2005年积攒的军队转业费购买了一套商品房用于夫妻共同生活。2014年7月,刘某创作小说得酬3万元;同年9月,王某从其父处继承存款5万元;12月,刘某被人打伤获损害赔偿款1万元。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①  刘某购买的商品房是夫妻共同财产
②  王某继承的存款是个人财产
③  刘某的稿费是夫妻共同财产
④  刘某所得赔偿款是夫妻共同财产
【多选题】 关于扶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  亲属间履行扶养是无条件的
②  扶养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单方义务
③  扶养是一种法律关系,扶养方、被扶养方为义务人和权利人
④  发生在法律规定以外的亲属间的经济帮助不是法律上的扶养
【多选题】 下列哪些因素反映了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
①  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别
②  人类的性本能
③  种的繁衍
④  血缘的联系
【多选题】 无过错方有权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定情形有
①  重婚的
②  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③  实施家庭暴力的
④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多选题】 钱某与胡某婚后生有子女甲和乙,后钱某与胡某离婚,甲、乙归胡某抚养。胡某与吴某结婚,当时甲已参加工作而乙尚未成年,乙跟随胡某与吴某居住,后胡某与吴某生下一女丙,吴某与前妻生有一子丁。钱某和吴某先后去世,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①  胡某、甲、乙可以继承钱某的遗产
②  甲和乙可以继承吴某的遗产
③  胡某和丙可以继承吴某的遗产
④  乙和丁可以继承吴某的遗产
【单选题】 甲死后留有房屋一间和存款若干,法定继承人为其子乙。甲生前立有遗嘱,将其存款赠予侄女丙。乙和丙被告知3个月后参与甲的遗产分割,但直到遗产分割时,乙与丙均未作出是否接受遗产的意思表示。下列什么说法是正确的?
①  乙、丙视为放弃接受遗产
②  乙视为接受继承,丙视为放弃接受遗赠
③  乙视为放弃继承,丙视为接受遗赠
④  乙、丙均应视为接受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