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中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在20世纪( )年代后开始兴起的
60
70
80
90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以下属于20世纪30.40年代出现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是( )
①  罗素的”爱的人格教育”
②  勒温的”敏感性训练”课程
③  奥斯本的”头脑风暴法”
④  克劳福德德思维训练课程
【判断题】 写实剧真正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3、20世纪60年代,学院派媒介批评在美国兴起。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VR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创期(20世纪60-70年代、技术积累期(20世纪80-90年代)、技术快速发展期(2010年至今)。该说法(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冷战”格局开始不断瓦解并在20世纪末完全结束(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初,商业机构开始进入Internet。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新小说”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
①  德国
②  美国
③  法国
④  英国
【单选题】 20世纪90年代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强调( )。
①  幼儿社会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②  转移向更为人本化与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③  强调思想品格与公德意识的培养
④  强调环境认识与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
【判断题】 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中国歌剧20世纪20年代从( )的创作开始萌芽。
①  聂耳的《扬子江暴风雨》
②  黎锦辉的儿童歌舞剧
③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的《白毛女》
随机题目
【判断题】 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则初步形成于两汉时期。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朱熹特别重视蒙养阶段的基础教育作用。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朱熹认为,慎择师友应从慎择幼儿的乳母开始。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会的学前教育的教育目的是()。
①  培养合格的基督教徒
②  培养全面发展公民
③  培养武士
④  传授宗教教义
【单选题】 《弟子规》中“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倡导的是()。
①  对家人的“孝悌”之道
②  对其他人的“仁爱宽容”之道
③  对自己的“提高修养”之道
④  对长者的“尊敬”之道
【判断题】 幼儿的5-7岁阶段,亚里士多德认为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幼儿阅读习惯。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古罗马共和后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雄辩家。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三国两晋至唐朝时期,胎教理论趋于科学化。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昆体良用2年时间完成了12卷巨著是《论天赋才能的培养》。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将个体的光荣与家庭的荣耀紧紧联系起来,根源于中国社会的特点。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