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以下属于20世纪30.40年代出现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是( )
罗素的”爱的人格教育”
勒温的”敏感性训练”课程
奥斯本的”头脑风暴法”
克劳福德德思维训练课程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以后,( )逐渐成为教育哲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①  后现代主义哲学
②  存在主义哲学
③  规范教育哲学
④  分析教育哲学
【单选题】 中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在20世纪( )年代后开始兴起的
①  60
②  70
③  80
④  90
【单选题】 敏感性训练的特定目的是( )。
①  提高员工对个际关系的敏感性
②  教导主管如何协助部属处理敏感的问题
③  训练学员处理敏感度高的工作任务能力
④  降低学员对业务处理的敏感度,以防止精神紧张
【单选题】 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教育名著《第四代课程评价》是( )的合著。
①  古巴和林肯
②  布鲁姆和林肯
③  布鲁姆和古巴
④  古巴和艾斯纳
【单选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课程设计的特点是( )。
①  课程的适应性
②  课程设计的体制以统一的模式为主
③  注重学生发展与贴近生活实际
④  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简答题】 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内涵变化的趋势。
【单选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动向是
①  重视技术课程并谋求技术课程与科学课程的融合
②  仍强调科学课程
③  技术课程在基础教育中不够重要
④  技术课程只在高等教育中开设
【单选题】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语文课程性质的基本认识是
①  人文性与言语性
②  工具性与思想性
③  言语性与工具性
④  人文性与思想性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强调( )。
①  转移向更为人本化与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②  幼儿社会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③  强调环境认识与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
④  强调思想品格与公德意识的培养
【单选题】 20世纪90年代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强调( )。
①  幼儿社会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②  转移向更为人本化与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③  强调思想品格与公德意识的培养
④  强调环境认识与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
随机题目
【判断题】 用做工程时,如果发现工程量计算有误,可通过构件做法套取是否有误来检查工程是否存在问题。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计量单位统一。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烟道,应并入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中介咨询等单位的工程造价人员等。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广联达GGJ2013是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自定义数据等方法设置。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工程量清单中,平整场地项目的工程量按照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计算。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可以通过从其他楼层复制构件功能快速跨楼层建立构件,把别层构件复制到当前楼层。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一般情况下应用GCL2013做工程的顺序为:零星工程,装修工程,主体工程。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