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计算机中,完成程序指令指定的基于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的部分是( )。
内存储器
输入输出设备
外存储器
运算器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计算机中,完成程序指令指定的基于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的部分是______。
①  内存储器
②  输入输出设备
③  外存储器
④  运算器
【单选题】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主要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出设备和( )。
①  键盘
②  鼠标
③  输入设备
④  显示器
【单选题】 微型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内存储器构成计算机的()部分。
①  CPU
②  硬件系统
③  主机
④  外设
【单选题】 计算机的内存储器比外存储器()。
①  更便宜
②  存储速度快
③  存储容量大
④  虽贵但能存储更多信息
【单选题】 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
①  键盘
②  鼠标
③  显示器
④  输出设备
【单选题】 外存储器与内存储器相比,外存储器______。
①  速度快,容量大,成本高
②  .速度慢,容量大,成本低
③  速度快,容量小,成本高
④  .速度慢,容量大,成本高
【单选题】 微型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及内存存储器的总称是( )
①  CPU
②  ALU
③  MPU
④  主机
【单选题】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类,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①  它们中的数据均可被CPU直接调用
②  其中只有外存储器中的数据可被CPU直接调用
③  它们中的数据均不能被CPU直接调用
④  其中只有内存储器中的数据可被CPU直接调用
【单选题】 从第一代计算机到第四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都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设备组成,它被称为_____体系结构。
①  艾伦·图灵
②  罗伯特·诺依斯
③  比尔·盖茨
④  冯·诺依曼
【判断题】 运算器的作用是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多选题】 经董事会批准,甲公司2×16年9月30日与乙公司签订一项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将位于城区的办公用房转让给乙公司。合同约定,办公用房转让价格为6 200万元,乙公司应于2×17年1月15日前支付上述款项;甲公司应协助乙公司于2×17年2月1日前完成办公用房所有权的转移手续。甲公司办公用房系2×11年3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成本为9 8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2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16年9月30日签订销售合同时未计提减值准备。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①  该办公楼至2×16年9月30日累计计提折旧2 640万元
②  该办公楼2×16年应计提折旧360万元
③  该办公楼2×16年9月30日应计提减值准备960万元
④  该办公楼2×16年9月30日资产负债表上列报金额为7 160万元
【判断题】 企业主要通过出售(包括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而非持续使用一项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收回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其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
① 
② 
【判断题】 企业应当在初始计量时比较假定其不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情况下的初始计量金额和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以两者孰高计量。(  )
① 
② 
【判断题】 企业将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首次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前,应当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计量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中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 (  )
① 
② 
【判断题】 对于持有待售的处置组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如果该处置组包含商誉,应当先抵减处置组中商誉的账面价值,再根据处置组中适用本准则计量规定的各项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账面价值。(  )
① 
② 
【判断题】 允许将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后确认的持有待售资产减值损失转回,也允许将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前确认的长期资产减值损失转回。 (  )
① 
② 
【判断题】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资产与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负债可以相互抵销。(  )
① 
② 
【判断题】 企业初始计量或在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量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时,其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当将账面价值减记至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  )
① 
② 
【判断题】 买方或其他方意外设定导致出售延期的条件,企业针对这些条件已经及时采取行动,且预计能够自设定导致出售延期的条件起一年内顺利化解延期因素,企业不能继续将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
① 
② 
【判断题】 除企业合并中取得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外,由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以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作为初始计量金额而产生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
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