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共同特征是
突触前膜均去极化
突触后膜均去极化
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性质一样
突触后膜对离子通透性一样
产生的突触后电位的最终效应一样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上发生的电位变化为
①  极化
②  超极化
③  后电位
④  复极化
⑤  去极化
【单选题】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升高
①  Na+,K+,Cl-,尤其K+
②  Ca2+,K+,Cl-,尤其Ca2+
③  K+,Cl-,尤其Cl
④  -Na+,K+,尤其Na+
⑤  K+,Ca2+,Na+,Cl-,尤其Cl-
【单选题】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升高
①  Na+,K+,Cl-,尤其K+
②  Ca2+,K+,Cl-,尤其Ca2+
③  Na+,K+,尤其Na+
④  Cl
⑤  -K+,Ca2+,Na+,Cl-,尤其Cl-
【判断题】 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过程中,突触后膜对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特别是钾离子,通透性升高。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
①  去极化局部电位
②  具有全或无性质
③  超极化局部电位
④  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
⑤  突触后膜Na<sup>+</sup> 通透性增加所致
【单选题】 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正确的叙述是( )
①  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②  突触后膜对钙离子和钾离子通透性增大
③  突触后膜去极化
④  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
【单选题】 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正确的叙述是
①  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②  突触后膜对Ca2+、K+通透性增大
③  突触后膜去极化
④  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
⑤  突触后膜对Na+通透性增大
【单选题】 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正确的叙述是
①  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②  对Ca2+、K+通透性增大
③  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
④  突触后膜去极化
⑤  突触后膜出现复极化
【单选题】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提高了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
①  Ca2+
②  C1
③  -K+
④  Na+和K+,尤其是Na+
⑤  C1-和K+,尤其是C1-
【单选题】 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膜引起递质释放,与下列哪项有关()
①  Ca<sup>2+</sup> 外流
②  K<sup>+</sup> 外流
③  Na<sup>+</sup> 内流
④  K<sup>+</sup> 内流
⑤  Ca<sup>2+</sup> 内流
随机题目
【多选题】 4、新闻传播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
①  依法保护言论、出版和新闻自由
②  依法行使言论、出版和新闻自由
③  言论、出版和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④  以经济效益为主,社会效益为辅
【单选题】 8、新闻立法的首要目的是( )
①  规范新闻传播活动
②  保护新闻自由
③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④  构建法治国家
【判断题】 3、根据著作权法规定,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所以时事新闻不是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客体。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 )的权利。
①  申诉
②  控告
③  揭发
④  检举
【判断题】 5、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审理新闻传播类案件时可以作为依据。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1、我国法的渊源包括( )
①  宪法
②  法律
③  行政法规
④  国际条约
【单选题】 2、下列国家不属于大陆法系的是( )
①  中国
②  德国
③  西班牙
④  法国
【多选题】 7、下列哪些法律涉及特殊信息的发布( )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单选题】 4、《网络安全法》于( )正式施行。
①  2014
②  2015
③  2016
④  2017
【判断题】 3、根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规定,只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广播电视管理部门才可以设立电台、电视台。教育电视台除外。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