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TPN配制时间不能超过( )
20h
24h
36h
48h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碎纸机连续使用不能超过( )h。
①  2
②  5
③  1
④  6
【单选题】 指令MOV A,@R0,执行前(A)=86H,(R0)=20H,(20H)=18H,执行后( )。
①  A=77H
②  A=F7H
③  A=D2H
④  以上都不对
【单选题】 设物理地址(10FF0H)=10H,(10FF1H)=20H,(10FF2H)=30H,从地址10FF1H中取出一个字的内容是
①  1020H
②  3020H
③  2030H
④  2010H
【单选题】 指令MOV R0, 20H执行前(R0)=30H,(20H)=38H,执行后(R0)=( ) 。
①  工作寄存器R0~R7  
②  专用寄存器SFR  
③  程序存贮器ROM
④  片内RAM的20H~2FH安节中的所有位和部分专用寄存器SFR的位
【单选题】 大咯血为24h咯血量超过400ml,或一次咯血量大于200ml,或48h内咯血量超过( )ml。
①  500
②  600
③  800
④  1000
【判断题】 水泥稳定材料所用水泥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且小于10h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已知:A=D2H,(40H)=77H,执行指令:ORL A,40H后,其结果是:( )。
①  LCALL addr16
②  DJNZ direct,rel
③  SJMP rel
④  ACALL addr11
【判断题】 羧酸的 α-H 比酮的 α-H 活泼。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下面是一段汇编语言源程序,请指出程序运行后的结果是。ORG0000HMOVDPTR,#TABMOVA,#03HMOVCA,@A+DPTRSJMP$TAB:DB00H,01H,04H,09H,16H,25HEND
①  A=00H
②  A=03H
③  A=09H
④  A=25H
【多选题】 ( )应及时对检验批进行验收,一般不超过24h。
①  项目经理
②  总工程师
③  监理工程师
④  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随机题目
【单选题】 <p>下列选项中,关于如何做好我国人才工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p>
①  A.坚持企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
②  B.坚持“四个面向”;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
③  C.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④  D.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
【单选题】 ()是支撑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总体目标的一个关键变量。
①  A.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②  B.培养高素质人才
③  C.解决人才紧缺问题
④  D.加大人才走出去力度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历史性变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  A.人才管人才的竞争优势转化为全球人才竞争的制度优势
②  B.我国人才队伍的规模优势转化为引领发展的创新优势
③  C.持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的改革红利转化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环境优势
【单选题】 重视人才()是建成人才强国的关键环节。
①  A.自主培养
②  B.他国培养
③  C.走到海外
【单选题】 2003年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中央提出()的概念。
①  A.党管人才
②  B.企业管人才
③  C.人才管人才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质机制改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  A.要把人才从科研管理的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②  B.把我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和学历竞争优势
③  C.对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
④  D.要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建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的特殊调配机制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三步走”战略构想描述错误的是()。
①  A.2025年,大幅度增长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
②  B.2030年,形成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
③  C.2045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
【单选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这表明()。
①  A.人才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②  B.人才紧缺的问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唯一问题
③  C.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
④  D.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
【单选题】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探索创新中国特色人才发展新模式提出的”三个更高”不包括()。
①  A.更高起点
②  B.更高层次
③  C.更高目标
④  D.更高学历
【单选题】 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质机制改革的三个重点,不包括()。
①  A.向用人主体授权
②  B.积极为人才松绑<br/>
③  C.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④  D.鼓励人才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