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为化为标准形式而引入的松弛变量在目标函数中的系数应为?
0
1
2
不确定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在约束方程中引入人工变量的目的是?
①  体现变量的多样性
②  变不等式为等式
③  使目标函数为最优
④  形成一个单位阵
【单选题】 若某个bk≤0, 化为标准形式时原不等式?
①  不变
②  左端乘-1
③  右端乘-1
④  两边乘-1
【判断题】 结构的功能函数(状态方程)R-S=0,表明结构处于不确定状态。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设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为F(x)=A+Barctanx,则X落在(-1,1]中的概率为1/2.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线性规划原问题的目标函数为求极小值型,若其某个变量小于等于0,则其对偶问题对应的约束条件的形式为?
①  “≥”
②  “≤”
③  “”
④  “=”
【单选题】 在函数中声明的静态变量()
①  在函数体中可见,函数结束调用时释放。
②  在项目中可见,函数结束调用时释放。
③  在函数体中可见,项目结束调用时释放。
④  在项目中可见,项目结束调用时释放。
【判断题】 函数p(x)=-2x(x0)是某个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C++语言中所有在函数中定义的变量,连同形式参数,都属于()
①  全局变量
②  局部变量
③  静态变量
④  函数
【单选题】 若变量已正确定义,语句“if(a>b)k=0;elsek=1;”和()等价。
①  k=(ab)?1:0;
②  k=ab;
③  k=a=b;
④  a=b?0:1;
【单选题】 如果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1 ,说明两变量之间( )。
①  不存在相关关系
②  相关程度很低
③  相关程度显著
④  完全相关
随机题目
【判断题】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制作后可以取下重复使用的称为锚具。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规范》规定,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不宜超过规定的张拉控制应力限值,且不应小于()。
①  <img src="20190718/1563410618162644.jpg" title="1563410618162644.jpg" alt="第5章3-11.jpg"/>
②  <img src="20190718/1563410604638198.jpg" title="1563410604638198.jpg" alt="第5章3-9.jpg"/>
③  <img src="20190718/1563410625203883.jpg" title="1563410625203883.jpg" alt="第5章3-12.jpg"/>
④  <img src="20190718/1563410614164987.jpg" title="1563410614164987.jpg" alt="第5章3-10.jpg"/>
【单选题】 板内分布钢筋不仅可使主筋定位,分担局部荷载,还可()。
①  增加主筋与砼的粘结
②  承受收缩和温度应力
③  承担负弯矩
④  减少裂缝宽度
【单选题】 按弯矩调幅法进行连续梁、板截面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应遵循下述规定()。
①  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宜超过0.25
②  弯矩洞整后的截面受压区相对计算高度;一般应超过0.35,但不应超过。
③  按弯矩调幅法计算的连续紧、板,可适当放宽裂缝宽度的要求
④  受力钢筋宜采用I、II级或III级热轧钢筋
【单选题】 控制弯矩调幅值,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按弹性理论计算所得弯矩值的()。
①  25%
②  20%
③  15%
④  30%
【单选题】 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内力重分布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①  对于n次超静定钢筋混凝土多跨连续梁,可出现n+1个塑性铰。
②  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某一截面的“屈服”,并不是结构的破坏,而其中还有强度储备可以利用。
③  从开裂到第一个塑性铰出现这个阶段的内力重分布幅度较大。
【单选题】 弯矩包络图就是抵抗弯矩图。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其大、小偏心受压的根本区别是( )。
①  截面破坏时,受拉钢筋是否屈服
②  截面破坏时,受压钢筋是否屈服
③  受压一侧的混凝土是否达到极限压应变值
④  偏心距的大小
【单选题】 减小梁的裂缝宽度的最有效措施是( )。
①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②  增加截面尺寸
③  选择直径较大的钢筋
④  选择直径较小的钢筋,增加受拉钢筋面积,减小裂缝截面的钢筋应力
【单选题】 多层房屋刚性方案的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墙体验算中底层高度取( )。
①  一层地面到二层楼盖的距离
②  基础大放脚顶到楼盖支承面之间的高度
③  两层楼(屋)盖结构支承面之间的高度
④  一层地面到二层楼面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