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是
个别教学制
班级授课制
分组教学制
道尔顿制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组合的结构形式,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个别教学和集体教学。(??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的形式根据活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集体教学活动、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种形式。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1956年《关于幼儿园幼儿的作息制度和各项活动的规定》规定了()幼儿园作息时间表。
①  整日制
②  寄宿制
③  半日制
④  开放制
【单选题】 分组教学制中对学生的分组主要有( )、外部分组、内部分组等形式。
①  能力分组、作业分组
②  作业分组、年级分组
③  年级分组、能力分组
④  能力分组、差异分组
【单选题】 班级授课制创始于
①  15世纪初
②  16世纪初
③  18世纪
④  19世纪初
【简答题】 名词解释:班级授课制
【简答题】 名词解释:班级授课制
【简答题】 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简答题】 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_[填空1]_____________、____[填空2]_________、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单选题】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①  1856年
②  1860年
③  1862年
④  1866年
随机题目
【单选题】 男性,4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突然出现剧烈胸痛,呈撕裂状,累及胸骨后及上腹部,伴大汗,持续1小时不缓解。查体:血压200/110mmHg,心率90/min,心(-),两肺(-),心电图:左室高电压伴V4-5ST段压低0.1mV,最可能的诊断是()
①  心绞痛
②  心肌梗死
③  肺动脉栓塞
④  气胸
⑤  主动脉夹层
【单选题】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24小时内)的死亡原因主要是()
①  心源性休克
②  心律失常
③  心力衰竭
④  心脏破裂
⑤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单选题】 男性,66岁,持续性胸痛、呼吸困难10小时,3个月前曾发生股骨颈骨折。发现高血压病10年。体检:T36.5°C,BP90/60mmHg,颈静脉充盈,P2亢进,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和心包摩擦音。心电图:电轴右偏,S1QⅢTⅢ。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增高,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正常。该患者最可能诊断是()
①  肺动脉栓塞
②  急性心肌梗死
③  急性心包炎
④  主动脉夹层
⑤  胸腔积液
【单选题】 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与T波融合成单向曲线,首先考虑()
①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②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③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④  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⑤  陈旧性侧壁心肌梗死
【单选题】 判断腹内空腔脏器损伤最有价值的发现是()
①  腹膜刺激征
②  脉率增快
③  呕血
④  有气腹
⑤  腹胀
【单选题】 腹痛发生的三种基本机制是()
①  急性腹痛、慢性腹痛和牵涉痛
②  腹腔内、腹腔外和全身性疾病
③  内脏性腹痛、躯体性腹痛和牵涉痛
④  内脏性腹痛、反射性腹痛和牵涉痛
⑤  神经性腹痛、反射性腹痛和牵涉痛
【单选题】 急性腹痛时体液刺激,下列哪一项外渗时最强()
①  胰液
②  胆汁
③  胃液
④  血液
⑤  炎症渗出物
【单选题】 体检腹部叩诊移动性浊音属于()
①  肠管积气
②  积水、积液
③  穿孔
④  实质脏器
⑤  扭转
【单选题】 胃、十二指肠穿孔五大体征不包括()
①  肌紧张(板状腹)
②  腹部压痛
③  肠鸣音消失
④  肝浊音界消失
⑤  发热
【单选题】 支气管扩张病人反复大咯血的主要原因是()
①  肺动脉高压
②  肺静脉高压
③  支气管过度扩张
④  支气管先天性发育缺损
⑤  感染引起支气管内肉芽组织或血瘤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