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1分子10碳饱和脂肪酸经β-氧化循环过程分解为5分子乙酰CoA,此时可净生成多少分子ATP
15
20
18
80
79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1分子10碳饱和脂肪酸经β-氧化循环过程分解为5分子乙酰CoA,此时可净生成多少分子ATP
①  15
②  20
③  18
④  80
⑤  79
【单选题】 1分子葡萄糖经无氧氧化可净生成几分子ATP
①  4
②  2
③  10
④  30
【多选题】 饱和脂酰COAβ—氧化主要经过()四步反应,β—氧化的终产物是乙酰辅酶A,每次β—氧化可产生5克分子ATP
①  A、脱氢
②  B、加水
③  C、加氧
④  D、再脱氢
⑤  E、硫解
【单选题】 1分子软脂酸彻底氧化生成的ATP分子数是
①  10
②  32
③  106
④  108
【单选题】 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 )
①  2个Na+移出膜外
②  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人膜内
③  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人膜内
④  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人膜内
【单选题】 具有2n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完全氧化成CO2和H2O,净生成多少个ATP
①  17n/2-7
②  17n/2-14
③  17n-7
④  (17n-45)/2
⑤  17n-14
【单选题】 具有2n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完全氧化成CO2和H2O,净生成多少个ATP
①  17n/2-7
②  17n/2-14
③  17n-7
④  (17n-45)/2
⑤  17n-14
【单选题】 脂肪酸氧化分解过程中的限速步骤是
①  脂肪酸活化生成脂酰CoA的过程
②  脂酰CoA转运进入线粒体的过程
③  线粒体中的第一步脱氢反应
④  线粒体中的第二步脱氢反应
⑤  硫解
【判断题】 胆汁中的脂肪酶能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人体的必需脂肪酸是十六碳的各级不饱和脂肪酸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治平篇》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篇人口专论,洪亮吉在文中提出了解决治平之时出现的人口激增问题的办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史论典范,多为后世史论家所效法,其作者是欧阳修。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商品说明书的语言要求形象生动,感染读者。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北京的坛》是一篇知识性与抒情性紧密结合的散文,文中的叙述和说明始终融在作者对于北京的坛的浓浓情意之中。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作者是梁启超,他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和翻译家,代表作《雅舍小品》。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写意”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整细腻,注重表现事物神态,抒发内心情趣。《森林写意》一文以此为题,目的是通过对森林的生动描述和说明表达作者对森林的理解与热爱。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散文的表现手法灵活多变,不拘一格。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记叙性散文叙事较完整,所述的事件要求情节完整,而且追求曲折变化。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写意”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整细腻,注重表现事物神态,抒发内心情趣。《森林写意》一文以此为题,目的是通过对森林的生动描述和说明表达作者对森林的理解与热爱。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借景抒情式散文,将感情寓于景物之中,赋景物以生命,明写景,暗写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