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我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约()立方米。
900
2000
1500
500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我国人均水资源2000多立方米,是世界人均的28%。但人均实际可利用量仅约900立方米,低于国际人均()立方米的红色警戒线。
①  A.800
②  B.1000
③  C.900
④  D.1200
【单选题】 根据本讲,我国实际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国际人均1000立方米的红色警戒线。
①  A.高于
②  B.等于
③  C.低于
④  D.无法比较
【单选题】 某省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近4200亿立方米,但年人均水资源量仅有2100立方米,低于全国约2200立方米的年人平均水平,逼近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年人均水平水资源的紧张警戒线。上述指标:年人均水资源为()
①  总量指标
②  变异指标
③  平均指标
④  相对指标
【单选题】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淡水资源总量为( )万亿立方米。
①  A.2.5
②  B.2.6
③  C.2.7
④  D.2.8
【判断题】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但每年农业生产水资源充足。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利用雨水资源化,缓解水资源短缺,提高用水效率的是(  )。
① 
② 
③ 
④ 
【判断题】 据统计每立方米的鲜秸秆能生产出1立方米的基质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绝对湿度是300克每立方米,饱和湿度是400克每立方米,相对湿度是( )
①  0.75
②  0.34
③  0.7
④  0.69
【单选题】 下列构件计算工程量时,可不按立方米为单位计算的是()
① 
② 
③ 
④  楼梯
【判断题】 构造柱按全高乘以其断面面积以立方米计算工程量。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判断题】 80年代以后,年逾古稀的张中行发表了大量的散文随笔,在文坛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他的散文集取名为《负暄琐话》,即是一边晒着太阳一边闲聊,但是他是将其“当作诗和史来写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文化苦旅》是学者散文作家金克木的作品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广义的散文以艺术散文为主体,同时包括()、杂文、随笔等异质文体。
①  小说
②  诗歌
③  报告文学
④  新闻
【判断题】 80年代初巴金《随想录》的问世标志着随笔在当代文坛的复归与崛起,但随笔热的出现是在90年代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亡人逸事》是怀念亡妻的悼亡之作。它不像巴金的《怀念萧珊》那样集中抒写十年浩劫所留下的哀思遗恨,而是在漫长的岁月中捡拾夫妻生活中恩爱的片段。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作为戏曲理论家和文化史学者的余秋雨,从80年代中期开始了散文创作。1985年、1993年、1998年分别在《收获》杂志上开设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天话语》等专栏,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且引发了“大散文”或者“文化散文”热,促进了散文文体的变革。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巴金的《随想录》被作者自称为“一生的收支总账”。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孙犁散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方面是长期革命生涯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熏陶所形成的革命的人生观和辩证唯物论的哲学思想,另一方面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尊崇。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1986年长篇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的发表,标志着钱钢的创作进入了新的阶段,这部作品充分显示了钱钢驾驭宏大题材的魄力和审视现实、反思历史的胆识,作品将历史的真实感和艺术的感染力融为一体。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新时期的学者散文,从题材上看,大致可分为()等四类。
①  言情
②  述学
③  记人
④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