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根据本讲,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国土空间()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①  开发保护
②  合理配置
③  充分利用
④  和谐发展
【单选题】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国士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 )的新型城镇化。
①  人为核心
②  科技为支撑
③  科技为核心
④  人为支撑
【判断题】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如果说区域协调发展是在宏观上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注重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在微观上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根据本讲,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要筑牢重点生态区域生态屏障,具体包括()。。
①  珠穆朗玛峰
②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
③  大兴安岭
④  东北森林带
⑤  北方防沙带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这一主要任务的具体措施的是()。
①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②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③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④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判断题】 我国要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这一主要任务的具体措施的是()。
①  A.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②  B.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③  C.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④  D.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单选题】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推进以()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① 
②  科技
③  管理
④  创新
随机题目
【单选题】 衡量裂缝开展宽度是否超过允许值,应以下列哪个为准( )。
①  允许宽度
②  最大宽度
③  平均宽度
④  最小宽度
【判断题】 受弯构件的裂缝会一直发展,直到构件的破坏(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钢筋混凝土梁受拉区边缘开始出现裂缝是因为受拉边缘( )。
①  受拉混凝土的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实际抗拉强度
②  受拉混凝土的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
③  受拉混凝土的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④  受拉混凝土的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判断题】 由荷载引起的裂缝的方向主要与荷载的大小有关(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两条裂缝之间的平均裂缝间距为1.0倍的粘结应力传递长度(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验算中关于荷载、材料强度取值说法正确的是( )。
①  荷载、材料强度都取设计值
②  荷载取标准值,材料强度都取设计值
③  荷载取设计值,材料强度都取标准值
④  荷载、材料强度都取标准值
【单选题】 实际工程中一般采用限制最大跨高比来验算构件的挠度(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钢筋混凝土梁的挠度可以按梁的“最小刚度原则”用材料力学公式来计算(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①  <img class="kfformula" src="20200804/1596527988630314.png" data-latex="f=S\frac {{M}_{q}{l}^{2}_{0}} {{B}_{s}}"/>
②  <img class="kfformula" src="20200804/1596527988806749.png" data-latex="f=S\frac {{M}_{k}{l}^{2}_{0}} {{B}_{s}}"/>
③  <img class="kfformula" src="20200804/1596527988257843.png" data-latex="f=S\frac {{M}_{k}{l}^{2}_{0}} {B}"/>
④  <img class="kfformula" src="20200804/1596527988857756.png" data-latex="f=S\frac {{M}_{q\, }{l}^{2}_{0}} {B}"/>
【单选题】 抗震设计时,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四类。一幢18层的普通高层住宅应属于(??)。
①  丙类
②  甲类
③  丁类
④  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