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有( )。
A.陆地国土空间辽阔,但适宜开发的面积较少
B.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空间分布不均
C.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但总体上相对短缺
D.生态类型多样,但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我国国土空间很大,但适宜人居住和发展的空间并不大,山地多、平原少,约()的国土为山地和高原。
①  A50%
②  B60%
③  C70%
④  D80%
【多选题】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从本质上讲,是根据( ),统筹考虑未来的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科学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①  A.自然生态的属性
②  B.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③  C.现有开发密度
④  D.发展潜力
【判断题】 我国生态脆弱区域面积广大,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国国土空间的一半以上。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要树立大国土理念,坚持陆海统筹发展,充分发挥海洋国土作为经济空间、战略通道、资源基地、环境本底和国防屏障的重要作用。
①  A城乡层面
②  B产业层面
③  C陆海层面
④  D区域层面
【多选题】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内容包括()
①  A区域层面
②  B城乡层面
③  C产业层面
④  D陆海层面
【多选题】 根据本讲,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要筑牢重点生态区域生态屏障,具体包括()。。
①  珠穆朗玛峰
②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
③  大兴安岭
④  东北森林带
⑤  北方防沙带
【判断题】 环境保护区是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基础制度,也是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举措。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划分功能区是我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重要理念。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我国生态脆弱区广布,适宜生存的空间不足()。
①  一半
②  五分之一
③  三分之一
④  四分之一
【单选题】 我国能源和矿产资源与主要消费地呈( )。
①  A.顺向分布
②  B.逆向分布
③  C.交叉分布
④  D.平行分布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  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这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②  凡是受到两个力作用的刚体都是二力构件
③  理论力学中主要研究力对物体的外效应
④  力是滑移矢量,力沿其作用线滑移不会改变对物体的作用效应
【单选题】 下图安全标志代表什么含义?<img src="https://file.icve.com.cn/file_doc_public/478/217/779365E07226A0E7BDE9135B16203690.jpg" title="图片3.jpg" alt="图片3.jpg"/>
①  禁止烟火
②  禁止带火种
③  禁止吸烟
④  禁止触摸
【单选题】 利用水准仪测量隧道洞顶水准点高程时,已知拱顶点高程为35m,若已知点水准尺读数为1.515m,隧道地面上待测点水准尺读数为2.015m,则待测点高程为()
①  31.470
②  34.500
【单选题】 中性轴是梁的( )的交线
①  纵向对称面与横截面
②  纵向对称面与中性层
③  横截面与中性层
④  横截面与顶面或底面
【单选题】 用CASS绘制有向符号时,一定要注意点号的输入顺序,以陡坎符号的绘制为例,陡坎的坎毛是沿前进 方向的( ) 自动生成的。
①  左侧
②  右侧
③  上侧
④  下侧
【单选题】 隧道衬砌变形率的分级() 。
①  A.3A级,S>3/4
②  B.2A级1/2≤S3/4
③  C.1A级,1/3≤S≤1/2
④  D.B级,S≤5
【单选题】 下列说明不正确的是
①  上部荷载较大,而表层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不足,做扩大基础开挖工作量大,以及支撑困难,但在一定深度下有好的持力层,可采用沉井基础
②  上部荷载较大,而表层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不足,做扩大基础开挖工作量大,以及支撑困难,但在一定深度下有好的持力层,采用沉井基础与其他深基础相比较,经济上较为合理的
③  岩层表面较平坦且覆盖层薄,但河水较深;采用扩大基础施工围堰有困难时,可采用沉井基础。
④  在山区河流中,虽然土质较好,但冲刷大,或河中有较大卵石不便桩基础施工时可采用沉井基础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三角支架,已知P =10kN,支架的自重不计,那么杆件CD所受的力为( )。
①  20kN
②  34.64kN
③  10kN
④  17.32kN
【多选题】 根据试验梁的F-w曲线上的转折点,可把梁的受力和变形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包括()。
①  梁没有混凝土裂缝阶段;
②  梁混凝土裂缝出现与开展阶段;
③  钢筋拉断阶段;
④  裂缝急剧开展,纵向受力钢筋应力维持在屈服强度不变,为梁破坏阶段。
【多选题】 黄土大部分具有()构造。
①  层理
②  层面
③  裂隙
④  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