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过程中,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罚款的情形有( )。
A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
B销毁有关证据
C指使他人作伪证
D故意破坏事故现场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过程中,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罚款的情形有( )。
①  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
②  故意破坏事故现场
③  指使他人作伪证
④  迟到或漏报事故
⑤  销毁有关证据
【单选题】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建筑工地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报告。
①  建设单位负责人
②  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③  事故发生地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④  本单位负责人
【单选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明确规定:较大事故是指( )。
①  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②  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③  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④  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单选题】 生产安全事故中较大事故,是指造成( )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①  10人以上30人以下
②  3人以下
③  3人以上10人以下
【多选题】 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①  A处理现场
②  B保护事故现场
③  C搜集证据
④  D相关证据
【单选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明确规定:重大事故是指( )。
①  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②  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③  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④  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单选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明确规定:特大事故是指( )。
①  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②  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③  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④  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单选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一般事故是指( )。
①  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②  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③  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④  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多选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调查组的职责包括:( )。
①  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②  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③  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④  检查控制事故的应急措施是否得当和落实
⑤  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单选题】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①  A本单位负责人
②  B当地政府安全部门
③  C所在行业安全负责人
④  D当地消防部门
随机题目
【单选题】 用事实说话”概念,一般专指在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通过对新闻事实材料的分析、取舍和安排,通过事实本身的内在逻辑来表达观点、立场和主张的一种方法。不包括
①  选择典型事实说话
②  通过再现场景说话
③  运用背景材料说话
④  借用采访人物说话
【判断题】 新闻结构的具体布局安排通常包括三个部分:导语、主体、结尾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 )是先提出若干过渡性问题,然后逐渐漂近敏感问题的提问方式。有了这种过渡,访问对象会逐渐熟悉记者、解除原有的戒备心理,而记者又有意把敏感问题搁在一般问题之后,使对方不知不觉地回答出记者欲知的敏感性问题。
①  迂回提问式
②  激将反问式
③  单刀直入式
④  追述提问式
【判断题】 连续报道类电视新闻节目包括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声画合一,指文字与画面若即若离,各自独立发展,但又彼此照应,最能突出文字与画面的双主体特征。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新闻选题的原则不包括
①  向导性原则
②  娱乐性原则
③  价值性原则
④  效益性原则
【判断题】 根据采访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电视采访分为观察采访、现场采访、体验式采访和隐性采访。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电视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采集、控制新闻事实的全过程的一种调查活动,也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进行信息交流与分享的动态过程。具有采访对象的形象性和采访时空的现场性以及采访手段的综合性等特征。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衡量一篇解说词成功优劣的重要标准是看其与画面配合后效果如何,而不要苛求其文字形式的自身完美。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用来跟采访对象作比较与说明的材料,包括有关的社会情况、类似的单位和地区情况等等属于
①  直接材料
②  间接材料
③  类比材料
④  背景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