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工资集体协商本着()因素。
A地区、行业、企业的人工成本水平
B地区、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C当地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线
D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为了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变动程度,应计算平均工资
①  可变构成指数
②  结构影响指数
③  固定组成指数
④  都不是
【单选题】 离职者工资高于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经济补偿金补偿年限不得高于()。
①  10年
②  12年
③  15年
④  18年
【单选题】 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
① 
② 
【判断题】 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薪酬水平定位的( ),是指企业发放的报酬高于市场平均工资水平。
①  领先策略
②  跟随策略
③  匹配策略
④  滞后策略
【多选题】 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是
①  标志
②  数量标志
③  指标
④  数量指标
⑤  变量
【单选题】 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①  劳动的供给量会一直增加
②  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减少
③  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④  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单选题】 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①  10%
②  7.1%
③  7%
④  11%
【单选题】 若名义工资为4500元,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2%,则实际工资为()
①  4368.93元
②  4411.16元
③  4590元
④  4635元
【单选题】 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①  10%
②  7.1%
③  7%
④  11%
随机题目
【多选题】 今天,穿越革命和建设的洪流、激荡改革与发展的风云,中国开启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包括(  )。
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多选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  )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①  知识型
②  技能型
③  创新型
④  现代型
【多选题】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约束包括( )。
①  投资需求不足
②  消费需求不足
③  供给不足
④  结构优化不够
【单选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  )现代化。
①  四个
②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③  全面
④  经济、政治、文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
【单选题】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 )
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  实现国家富强
③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
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单选题】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  )的方向发展。
①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②  互利、共赢、发展、包容、开放
③  改革、创新、绿色、协调、全面
④  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
【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是( ),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①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
②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③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④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单选题】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____,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①  创新型国家
②  世界一流强国
③  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国
④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单选题】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 )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②  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③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④  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多选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权利,按照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形式的职权有(  )。
①  立法权,决定权
②  立法权,司法权
③  管理权,任免权
④  任免权,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