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居世界(),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居世界()。
A第二;第二
B第一;第一
C第一;第二
D第一;第三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治理大气污染,关键要抓重点。()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50%以上,要重点削减上述三个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①  A石油
②  B水泥
③  C电力
④  D冶炼
【判断题】 人们直接使用化石能源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第二碳足迹,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第一碳足迹。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汽车轻量化技术的目的是降低燃油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21世纪初的前1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
①  A.美国
②  B.印度
③  C.俄罗斯
④  D.中国
【判断题】 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05年下降40%至45%,并确定2030年自主行动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量尽早达峰,是我国在《巴黎协定》中提出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二氧化碳能()。
①  A.吸收太阳辐射,使人体增温
②  B.破坏臭氧,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③  C.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
④  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热能
【判断题】 根据本讲,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但没有扭转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快速增长的局面。。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目前,臭氧是大气中浓度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为中国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低碳办公是指我们在公务活动中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从而减少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专家指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减少不必要的旅行。
① 
② 
【判断题】 碳达峰是指碳排放达到峰值(最高值)的过程、状态或时点,即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低点。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多选题】 信息与( )并列,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
①  物质
②  分子
③  原子
④  能量
【多选题】 人类历史上的信息技术革命包括( )。
①  文字的发明
②  数字技术的出现
③  纸张与印刷技术的发明
④  电子传播技术的发明与应用
【多选题】 要提升传媒素养、成为全媒体时代合格公民,最重要的就是要( )。
①  学会科学地获取信息
②  会评价信息的好与坏
③  能辨别信息的真与假
④  做到理性地传播以及生产传播信息
【单选题】 网民阅读信息的质量优劣、品位高低,主要基于( )。
①  个人选择
②  协会约束
③  国家管理
④  媒体提供
【单选题】 “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 )。
①  社会主义道路
②  两制
③  一国
④  资本主义制度
【多选题】 大陆坚持手拉手、不松手的两岸融合发展政策,形成两岸关系相向而行的“三条连接线”,包括( )。
①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连接线
②  两岸民间交流的连接线
③  两岸政党交流之间的连接线
④  两岸民主协商的连接线
【单选题】 2019年9月1日,海峡两岸博览会,即第二十五届鲁台经贸洽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海峡两岸博览会在( )开幕。
①  山东潍坊
②  广东广州
③  福建厦门
④  首都北京
【多选题】 台当局企图阻碍两岸沟通强推“修法”有( )。
①  反渗透法
②  促进转型正义条例
③  反分裂国家法
④  中共代理人法
【单选题】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列关于“新时代”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①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  意味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已经实现
③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④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
【单选题】 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于( )、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①  人生长度
②  人生阅历
③  人生目的
④  人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