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相对独立的运行体系。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到二〇三〇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两个百年目标之一是:到2050年,要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全面现代化包括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其中,四化同步发展的短腿是()。
①  A.农业现代化
②  B.工业化
③  C.城镇化
④  D.信息化
【判断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四化”是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四化”是指____。①新型工业化 ②信息化   ③城镇化④农业现代化 ⑤军队机械化⑥科技现代化<br/>
①  ①②③④
②  ①②④⑤
③  ①③④⑤
④  ②③④⑥
【多选题】 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①  A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②  B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③  C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
④  D全面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判断题】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道路是中共中央从人民利益出发、从中国实际出发而做出的正确选择。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新阶段,需要更加关注“四化”相辅相成的关系,利用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给农业现代化带来的重大机遇,依靠工业化来改变(),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①  A人口增长速度
②  B农业生产方式
③  C环境状况
④  D教育发展
【单选题】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到()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①  2030
②  2035
③  2045
④  2050
【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级阶段
①  A高
②  B低
③  C中
④  D初
随机题目
【多选题】 1.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
①  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②  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③  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
④  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
【多选题】 10.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
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②  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③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
④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
【单选题】 20.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①  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②  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③  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④  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单选题】 30.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①  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
②  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③  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④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单选题】 19.“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①  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②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③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④  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单选题】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①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③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单选题】 12.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①  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
②  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
③  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④  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单选题】 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①  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②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③  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④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单选题】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①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②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③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④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多选题】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①  世界的可知性
②  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③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④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