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均有关的地质灾害是()
①  A美国圣海伦斯火山大爆发
②  B长江上游地区泥石流频繁发生
③  C香港山地中部发生滑坡
④  D20世纪70年代的唐山大地震
【多选题】 关于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A若某地发生了滑坡或泥石流,有可能与当地发生过的地震有关
②  B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质灾害
③  C人类活动不会减轻火山、地震造成的损失
④  D地质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度不断提高与人类活动有关
【多选题】 对于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报,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①  A.应对地质载体有全面调查研究
②  B.应有适时的监测数据
③  C.应适时抓住灾情的前兆
④  D.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及判断决策系统
【单选题】 形成残积土的地质作用是( )。
①  河流的地质作用
②  湖泊的地质作用
③  洪流地质作用
④  风化作用
【单选题】 冲积土是()地质作用下形成的。
①  风化
②  山洪急流
③  河流
④  海洋
【判断题】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我国西部,东部地区不会发生此类地质灾害。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形成冲积土的地质作用是( )。
①  雨、雪水的地质作用
②  洪流的地质作用
③  河流的地质作用
④  风化作用
【单选题】 形成坡积土的地质作用是( )。
①  风化作用
②  雨、雪水的地质作用
③  洪流的地质作用
④  河流的地质作用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①  A.地震
②  B.雪崩
③  C.龙卷风
④  D.泥石流
【判断题】 荒漠化:是一种人为、自然双重因素作用下导致的土地质量全面退化和有效使用数量减少的过程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多选题】 全面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主要包括:( )。
①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②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③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④  科学文化卫生事业明显进步
⑤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单选题】 中国特色 ( )是战胜疫情的坚实基础。
①  基本政治制度
②  基本经济制度
③  基本文化制度
④  基本法制制度
【单选题】 2020 年 11 月 17 日晚,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 )的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指出,当前,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国际格局深刻演变。在这样一个重要时刻,举行这次会晤,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①  《守望相助共克疫情 携手同心推进合作》
②  《共克时艰 努力前行》
③  《攻坚克难 共享发展》
④  《防疫抗疫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单选题】 中国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 )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  共同繁荣
②  共同发展
③  共同合作
④  共同和平
【单选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 ) 。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①  国际战争
②  激烈斗争
③  伟大斗争
④  伟大革命
【单选题】 2020 年 5 月 23 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指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 )”任务至关重要。这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保证。
①  三保
②  四保
③  五保
④  六保
【单选题】 中国在全球疫情防控中展现出大国的担当精神,具体的行为不包括(  )。
①  向国际社会提供人员物资援助
②  及时向外界通报疫情信息
③  积极分享病毒研究成果
④  积极扮演抗击疫情领导者角色
【单选题】 2020 年 9 月 8 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下列有关讲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
②  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③  面对疫情,党中央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
④  党领导下的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治,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
【单选题】 (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
①  2018
②  2019
③  2020
④  2021
【单选题】 疫情防控中,我们国家以( )为中心,以人民生命健康为中心。
①  人们
②  人民
③  公民
④  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