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但是在1973年,我国农业生产比上一年增长9.2%,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
B周恩来调整经济政策
C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文化大革命”是在哪一年开始的?
①  1966年
②  1967年
③  1968年
④  1969年
【单选题】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①  “一月风暴”的兴起
②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③  “天安门事件”的爆发
④  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垮台
【多选题】 系统提出“文化大革命”主要论点的是?
①  《炮打司令部—我的第一张大字报》
②  姚文元文章的发表
③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④  《五一六通知》
【单选题】 “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针对“文化大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深得民心
②  “四人帮”积极抵制“文化大革命”
③  始终受到老一辈革命家大力支持
④  1966年夏天,“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单选题】 1961年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主要是为了?
①  克服严重自然灾害
②  巩固“反右倾”斗争的成果
③  解决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问题
④  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单选题】 1961年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主要是为了()。(单选 2 分)
①  克服严重的自然灾害
②  巩固“反右倾”斗争的结果
③  解决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问题
④  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多选题】 “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有( )。
①  要正确认清国情,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②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不能混淆人民内部的矛盾和敌我矛盾,绝不能用阶级斗争的方法解决党内和人民内部的矛盾分歧
③  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④  向苏联学习,大力发展”一大二公“,否定市场经济的作用。
【单选题】 1977年8月召开的,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又继续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的全国代表大会是( )。
①  中共十大
②  中共十一大
③  中共二十大
④  中共十三大
【判断题】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垮台。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
①  《炮打司令部—我的第一张大字报》
②  五一六通知
③  《评新编历史剧》
④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随机题目
【多选题】 (多选)在借贷记账法下,可以在账户借方登记的是( )
①  资产的增加
②  负债的增加
③  收入的增加
④  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多选题】 (多选)期末损益类账户结转时,下列选项中“本年利润”贷方的对应科目有( )
①  主营业务成本
②  营业税金及附加
③  其他业务收入
④  主营业务收入
【多选题】 (多选)用公式表示试算平衡关系,正确的是( )
①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③  负债类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负债类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④  资产类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资产类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多选题】 (多选)下列会计科目在借方核算增加额的有( )
①  原材料
②  管理费用
③  应付账款
④  实收资本
【多选题】 (多选)经济业务发生后,可以编制的会计分录有( )
①  多借多贷
②  一借多贷
③  多借一贷
④  一借一贷
【多选题】 (多选)某企业月末编制试算平衡表时,因“原材料”账户的余额计算不正确,导致试算平衡表中月末借方余额合计为65 000元,而全部账户月末贷方余额合计为60 000元,则“原材料”账户( )
①  余额多记5 000元
②  余额少记5 000元
③  为贷方余额
④  为借方余额
【多选题】 (多选)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贷方应登记( )
①  负债、收入的增加数
②  负债、收入的减少数
③  资产、成本的减少数
④  资产、成本的增加数
【判断题】 (判断)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相对立的
① 
② 
【判断题】 (判断)会计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一般指半年度。( )
① 
② 
【判断题】 (判断)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一直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破产清算,也不会大规模消减业务。( )
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