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中央红军长征在陕北吴起镇同红十五军团会师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标志着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结束。吴起镇不仅由此成为了党中央与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而且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奠基大西北、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出发点。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 )做出伟大决策,把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
①  古田会议
②  八七会议
③  榜罗镇会议
④  洛川会议
【判断题】 1936年10月22日和23日,红二、红六军团分别在将台堡、兴隆镇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红军结束长征,胜利会师的地点是( )。
①  陕北吴起镇
②  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
③  江西瑞金
④  贵州遵义
【单选题】 红军长征顺利结束的标志是( )。
①  井冈山会师
②  三大主力会师
③  西安事变
④  吴起镇会师
【多选题】 红军长征的胜利,( )。
①  宣告了国民党围追堵截的破产,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
②  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③  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
④  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
【单选题】 红军长征宣告胜利结束是在( )。
①  12693
②  13058
③  13424
④  14154
【判断题】 中央红军长征穿过草地后改编为陕甘支队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长征初期,中央红军的既定战略方针是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这也是共产国际的意见。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是( )。
①  1933年10月至1935年10月
②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
③  1935年10月至1937年10月
④  1934年10月至1937年10月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学在官府”不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
①  商代
②  夏代
③  西周
④  东周
【单选题】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
①  A、合作学习
②  B、发现学习
③  C、情境学习
④  D、指导学习
【单选题】 7、奥苏贝尔认为,影响知识学习的三个主要认知结构变量有稳定性和( )
①  A、可利用性、清晰性
②  B、可利用性、灵活性
③  C、可辨别性、清晰性
④  D、可辨别性、可利用性
【单选题】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的评价是(  )
①  A、终结性评价
②  B、总结性评价
③  C、配置性评价
④  D、形成性评价
【单选题】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 )
①  A、发现学习
②  B、接受学习
③  C、个别化学习
④  D、掌握学习
【多选题】 结构良好问题的特征( )
①  A、问题的明确性
②  B、解法的确定性
③  C、问题不明确性
④  D、解法的开放性
【多选题】 知识的表征形式( )
①  A、命题网络
②  B、产生式系统
③  C、图式
④  D、表象
【多选题】 奥苏贝尔提出的几种同化模式是(   )
①  A、下位学习
②  B、上位学习
③  C、先行组织者
④  D、组合学习
【多选题】 知识的表征形式( )
①  A、命题网络
②  B、产生式系统
③  C、图式
④  D、表象
【多选题】 学习的定义说明( )
①  A、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②  B、学习引起的变化是持久的
③  C、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短暂的
④  D、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⑤  E、学习是生理心理成熟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