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中央红军长征在陕北吴起镇同红十五军团会师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标志着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结束。吴起镇不仅由此成为了党中央与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而且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奠基大西北、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出发点。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 )做出伟大决策,把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
①  古田会议
②  八七会议
③  榜罗镇会议
④  洛川会议
【判断题】 1936年10月22日和23日,红二、红六军团分别在将台堡、兴隆镇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红军结束长征,胜利会师的地点是( )。
①  陕北吴起镇
②  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
③  江西瑞金
④  贵州遵义
【单选题】 红军长征顺利结束的标志是( )。
①  井冈山会师
②  三大主力会师
③  西安事变
④  吴起镇会师
【多选题】 红军长征的胜利,( )。
①  宣告了国民党围追堵截的破产,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
②  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③  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
④  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
【单选题】 红军长征宣告胜利结束是在( )。
①  12693
②  13058
③  13424
④  14154
【判断题】 中央红军长征穿过草地后改编为陕甘支队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长征初期,中央红军的既定战略方针是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这也是共产国际的意见。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是( )。
①  1933年10月至1935年10月
②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
③  1935年10月至1937年10月
④  1934年10月至1937年10月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 )。
①  “一带一路”
②  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  国际经济新秩序
④  人类文明新形态
【单选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在( )上获得通过的。
①  党的十九大
②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③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④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下列未列入精神谱系之中的是( )。
①  延安精神
②  安吴精神
③  照金精神
④  西迁精神
【单选题】 一二·九运动与五四运动的不同之处是( )。
①  由帝国主义侵华引起的
②  从现在的北京开始发起进而影响全国
③  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④  中国共产党在运动中起领导作用
【单选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 )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国有大型企业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带动上下游产业和中小企业全面复工复产。
①  制造业
②  旅游业
③  新兴产业
④  服务业
【单选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杨家沟革命旧址时指出,( )是党的生命。
①  党的建设
②  武装斗争
③  政策和策略
④  统一战线
【单选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调研时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野蛮其体魄”指的是:( )。
①  强身健体
②  充满朝气
③  人格健全
④  培养魄力
【单选题】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勇攀高峰,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下列关于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
②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③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
④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单选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政治建设上,积极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
①  人民民主
②  社会主义民主
③  全过程人民民主
④  协商民主
【多选题】 党中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 )“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①  增长速度换挡期
②  结构调整阵痛期
③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④  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