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为基本宗旨的一种文化伦理形态,其核心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即生态和谐
A良性循环
B全面发展
C持续繁荣
D和谐共生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① 
② 
【判断题】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出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关系。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部署的制度安排有哪些?
①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②  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
③  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
④  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判断题】 自然、社会与人是一个共存的系统,要努力实现生态良好,发展与自然适应、与环境友好的社会生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使人类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道家探寻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生态文明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论渊源。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化应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度思考,它以生态文明观为核心,以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为主轴,形成的一个全新的文化体系,标志着人类价值观从人类中心主义向主张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生态主义”的转变。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美育可以推动达致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甲研究所根据与乙公司签订的委托开发合同,完成一项发明。现甲研究所单独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而乙公司未经甲研究所同意便开始使用这项发明。双方均对对方表示异议。对此,下列意见正确的是
①  .乙公司有权实施该项专利,而无须取得甲研究所的许可
②  .乙公司实施该项专利,应当付给甲研究所合理的使用费
③  .专利申请权应归甲研究所单独享有
④  .专利申请权应归甲研究所和乙公司共同享有
【单选题】 下列专利的合案申请中,( )违反我国专利申请的单一性原则了。
①  .属于一个总的构思下的多项发明或实用新型
②  .两项或两项以上的发明创造
③  .相互依赖的几个技术方案
④  .用于同一类别并且成套出售或者使用的产品的多项外观设计
【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专利行政诉讼的是
①  诉专利复审委员会
②  诉地方专利管理机关
③  诉专利使用侵权
④  诉中国专利局
【单选题】 某甲(成都市武侯区人)未经许可在绵阳制造了某乙(重庆人)的专利产品,某乙拟起诉,则以下对本案有管辖权的法院是
①  .重庆市五中院
②  .北京市一中院
③  .绵阳市中院
④  .成都市武侯区法院
【单选题】 1993年5月8日,甲向专利局递交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1994年5月1日专利局授权并公告了甲的专利,则该项专利期限届满日期为
①  2003年12月31日
②  2004年5月1日
③  2004年12月31日
④  2003年5月8日
【单选题】 判断商标是否近似一般不使用的标准是
①  读音
②  含义
③  外观
④  价值
【单选题】 如无相反证明,作品上署名的公民
①  视为作者
②  为作者
③  视为著作权人
④  为著作权人
【单选题】 以商标评审委员会为被告起诉的行政诉讼,以()为一审管辖法院。
①  .北京市一中院
②  .最高人民法院
③  .北京市五中院
④  .北京市二中院
【单选题】 《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是指在下列条件下,他人可以利用著作权保护的作品:
①  .事先征得未发表的作品著作权人的同意,不支付报酬
②  .事先无须征得未发表的作品著作权人的同意,并不需要支付报酬
③  .事先无须征得已发表的作品著作权人的同意,并不需要支付报酬
④  .事先征得已经发表的作品著作权人的同意,不支付报酬
【单选题】 以下法院有权管理商标民事诉讼的是
①  .绵阳市涪城区法院
②  .安县人民法院
③  .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④  .绵阳市游仙区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