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2018-2028)》要点解读中,由联合国教科文提出的理念的是()。
面向人人
终身学习
因材施教
以德为先
全面发展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2018-2028)》要点解读中,两阶段目标的时间段为()。
①  2050-2065年
②  2020-2035年
③  2035-2050年
④  2020-2030年
⑤  2020年前
【多选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2018-2028)》要点解读中,教育评估的指挥棒作用体现在()。
①  目标导向
②  任务导向
③  路径导向
④  工具导向
⑤  价值导向
【单选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2018-2028)》要点解读中,以下不属于提出的三个关键词的是()。
①  世界先进水平的共同价值
②  中国特色是本质特征
③  立德树人
④  优质教育
【多选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意义有()。
①  中国实现对发达国家的整体赶超
②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里程碑
③  中国实现人力资源高质量开发的里程碑
④  中国实现教育强国的里程碑
⑤  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里程碑
【判断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推进教育精准脱贫”
① 
② 
【单选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并指出,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 )行列。
①  人力资源强国
②  人才大国
③  教育强国
④  学习强国
【多选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总体框架为()。
①  战略任务
②  总体思路
③  保障措施
④  战略背景
⑤  实施路径
【判断题】 面向人人是联合国教科文提出的。
① 
② 
【单选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描绘是以“智能”为驱动,以()为核心。
①  经济建设
②  人才培养
③  数据集成
④  文化创新
【多选题】 根据本课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总体框架为()。
①  战略背景
②  总体思路
③  战略任务
④  实施路径
⑤  保障措施
随机题目
【多选题】 租赁付款额,是指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的与在租赁期内使用租赁资产的权利相关的款项,包括:(  )。
①  固定付款额及实质固定付款额,存在租赁激励的,扣除租赁激励相关金额
②  取决于指数或比率的可变租赁付款额,该款项在初始计量时根据租赁期开始日的指数或比率确定
③  购买选择权的行权价格,前提是承租人合理确定将行使该选择权
④  行使终止租赁选择权需支付的款项,前提是租赁期反映出承租人将行使终止租赁选择权
【多选题】 一项租赁存在下列一种或多种情形的,通常分类为融资租赁:(  )。
①  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出租人
②  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买价款与预计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足够低,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行使该选择权
③  资产的所有权虽然不转移,但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
④  在租赁开始日,租赁收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
【多选题】 租赁收款额,是指出租人因让渡在租赁期内使用租赁资产的权利而应向承租人收取的款项,包括:(  )。
①  承租人需支付的固定付款额及实质固定付款额,存在租赁激励的,扣除租赁激励相关金额
②  取决于指数或比率的可变租赁付款额,该款项在初始计量时根据租赁期开始日的指数或比率确定
③  承租人行使终止租赁选择权需支付的款项,前提是租赁期反映出承租人将行使终止租赁选择权
④  由承租人、与承租人有关的一方向出租人提供的担保余值
【多选题】 承租人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租赁有关的下列信息:(  )。
①  租赁负债的利息费用
②  未纳入租赁负债计量的可变租赁付款额
③  与租赁相关的总现金流出
④  售后租回交易产生的相关损益
【多选题】 承租人应当根据理解财务报表的需要,披露有关租赁活动的其他定性和定量信息。此类信息包括:(  )。
①  租赁活动的性质,如对租赁活动基本情况的描述
②  未纳入租赁负债计量的未来潜在现金流出
③  租赁导致的限制或承诺
④  售后租回交易除第五十四条第(七)项之外的其他信息
【多选题】 出租人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融资租赁有关的下列信息:(  )。
①  销售损益、租赁投资净额的融资收益以及与未纳入租赁投资净额的可变租赁付款额相关的收入
②  资产负债表日后连续五个会计年度每年将收到的未折现租赁收款额,以及剩余年度将收到的未折现租赁收款额总额
③  未折现租赁收款额与租赁投资净额的调节表
④  折现租赁收款额与租赁投资净额的调节表
【多选题】 承租人采用本准则第六十一条第(二)项进行衔接会计处理时,对于首次执行日前的经营租赁,可根据每项租赁采用下列一项或多项简化处理:(  )。
①  将于首次执行日后12个月内完成的租赁,可作为短期租赁处理
②  计量租赁负债时,具有相似特征的租赁可采用同一折现率;使用权资产的计量可不包含初始直接费用
③  存在续租选择权或终止租赁选择权的,承租人可根据首次执行日前选择权的实际行使及其他最新情况确定租赁期,无需对首次执行日前各期间是否合理确定行使续租选择权或终止租赁选择权进行估计
④  作为使用权资产减值测试的替代,承租人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评估包含租赁的合同在首次执行日前是否为亏损合同,并根据首次执行日前计入资产负债表的亏损准备金额调整使用权资产
【判断题】 新租赁准则在租赁定义和识别、承租人会计处理方面作了较大修改,出租人会计处理基本延续现有规定。(  )
① 
② 
【判断题】 在合同开始日,企业应当评估合同是否为租赁或者包含租赁。(  )
① 
② 
【判断题】 合同中同时包含多项单独租赁的,承租人和出租人无需将合同予以分拆。(  )
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