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与传统发展理论的对比,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有(  )。
A.从对自然掠夺的发展转向与自然和谐的发展
B.从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知识推动型的发展
C.从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注重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发展
D.从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转向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发展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发展循环经济 ,是建设资源( )、环境( )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①  粗放型
②  节约型
③  、生态型
【多选题】 以()为标志,可持续发展从理念走向战略和实践。
①  A.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②  B.2000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③  C.1996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④  D.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多选题】 以()为标志,可持续发展从理念走向战略和实践
①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②  2000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③  1996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④  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单选题】 可持续建筑是指以可持续发展观规划的建筑,它注重()和可持续发展
①  A.和谐自然
②  B.以人为本
③  C.绿色建筑
④  D.科学发展
【单选题】 建设(),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①  A生态文化
②  B生态文明
③  C生态精神
④  D生态和谐
【单选题】 建设( ),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①  A生态文化
②  B生态文明
③  C生态精神
④  D生态和谐
【单选题】 在(),党和国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①  A初步形成时期
②  B深化发展时期
③  C丰富完善时期
④  D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在(),党和国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推动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①  A.初步形成时期
②  B.深化发展时期
③  C.丰富完善时期
④  D.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在( ),党和国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①  初步形成时期
②  深化发展时期
③  丰富完善时期
④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的文明发展道路是()
①  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
②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③  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 
④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管理民主
随机题目
【多选题】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包括
①  个体品德发展功能
②  智能发展功能
③  享用性功能
④  教育功能
【多选题】 榜样示范包括()
①  历史伟人
②  家长的示范
③  三好学生
④  民族英雄
【多选题】 教师的育人角色包括()
①  教师是道德教育者,也是道德学习者?
②  教师是道德示范者,也是道德实践者
③  教师是道德知识的传递者,也是学生道德学习的合作者
④  教师是德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
【多选题】 下列属于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①  创新性原则
②  开放性原则
③  生活性原则
④  安全性原则
【多选题】 学生品德形成的复杂性表现在()
①  复杂的社会环境
②  学生品德成长的阶段性和反复性
③  个体性差异
④  复杂的社会关系
【多选题】 宋朝地方官学设有(?? )两级
①  郡学
②  道学
③  州学
④  县学
⑤  乡学
【单选题】 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育其创造性人格,这属于德育的个体()功能
①  享用性
②  智能发展
③  品德发展
④  社会性
【单选题】 关于古代学校德育内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  基本目标是“明人伦”
②  职能是维护社会上层建筑
③  有明显的奴役性、专制性特点
④  有明显的经验性、开放性的特点?
【单选题】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①  备课
②  作业布置和批改
③  上课
④  课外辅导
【单选题】 ()群体动力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①  1945—1955年
②  20世纪60年代开始
③  1960—1980年
④  20世纪80年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