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在教育领域的公共投入中,我国将过多经费投入于义务教育,而忽视了高等教育。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我国目前教育经费投入结构中,()所占比例最高。
①  高等教育
②  基础教育
③  职业教育
④  终身教育
【单选题】 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①  文化传统
②  受教育者的需求
③  生产力水平
④  教育的规模
【单选题】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
①  幼儿园
②  学前教育
③  亲子教育
④  小学教育
【单选题】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具体办法由()规定。
①  国务院
②  各级人民政府
③  人民代表大会
④  教育部
【单选题】 按照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省级教育行政机关主管高等教育,全面负责
①  职业教育
②  幼儿教育
③  基础教育
④  教师教育
【判断题】 义务教育体现了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①  40%以上
②  45%以上
③  50%以上
④  90%以上
【判断题】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
①  培养人才
②  科学研究
③  服务社会
④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选题】 2019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①  50
②  55
③  60
④  65
随机题目
【多选题】 宣纸的主要产地安徽省 ,因为历史上多在()、()、()、() 集散,故名宣纸。
①  泾县
②  六安
③  选城
④  宿州
【多选题】 在清乾隆时被共列为“三希”的珍贵作品是:()、() 、() 。
①  王珣《伯远帖》
②  颜真卿《争座位稿》
③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④  王献之《中秋帖》
【多选题】 以下关于真实性原则论述正确的是()。
①  真实性包括了语言和其它形式的非物质遗产的内容
②  文物古迹经过修补、修复的部分应当和原物完全一致,不可分辨
③  真实性还体现在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迹不应重建
④  与文物古迹相关的文化传统的延续同样也是对真实性的保护
【多选题】 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玉器是距今约8000年前的()及()玉器。
①  红山文化
②  良渚文化
③  兴隆洼文化
④  查海文化
【多选题】 中国书法史上的“三大行书”是( )。
①  王羲之的《兰亭序》
②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③  苏轼的《寒食诗帖》
④  颜真卿《祭伯父文稿》
【多选题】 根据《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必须保存现状的对象有()。
①  文物古迹群体的布局
②  文物古迹中不同时期有价值的各种构件和工艺手法
③  有实物遗存足以证明原状的少量的缺失部分态
④  在重大历史事件中被损坏后有纪念价值的残损状
【多选题】 民国时期,陆军的师、旅、团、营、连相当于清末新军的镇、()
① 
② 
③ 
④ 
【单选题】 对壁画所处环境的评估包括小环境的(),环境污染情况、光照条件、游客等影响,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等。
①  温湿度
②  二氧化碳含量
③  PM2.5
④  类型
【单选题】 秦国建立后实行的三公九卿制中的“三公”不包括()
①  廷尉
②  御史大夫
③  太尉
④  丞相
【单选题】 《国语》载,“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的基础是()
①  宗法制
②  分封制
③  结盟国
④  联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