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一种名为质量圈的问题解决型团队。在质量圈模型中,不属于团队成员的权限的是( )。
A.问题确认
B.问题选择
C.问题评估
D.推荐方案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一种名为质量圈的问题解决型团队。在质量圈模型中,不属于团队成员的权限的是( )。
①  A.问题确认
②  B.问题选择
③  C.问题评估
④  D.推荐方案
【判断题】 循环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源头解决环境问题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
①  A、问题的特征
②  B、已有的知识经验
③  C、定势与功能固着
④  D、智力水平
【多选题】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
①  A、问题的特征
②  B、已有的知识经验
③  C、定势与功能固着
④  D、智力水平
⑤  E、情绪状态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
①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
②  B将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问题
③  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④  D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
【单选题】 我国20世纪90年代,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例占( )
①  16-20%
②  30-34.4%
③  37.9%
④  64.4%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指出,中国工业化道路中最重要的问题是()。
①  优先发展农业的问题
②  将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问题
③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
④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多选题】 问题解决的特点有( )
①  目的性
②  认知性
③  序列性
④  唯一性
⑤  固定性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阶段的是( ) 。
①  语言表述阶段
②  理解结构阶段
③  学会解题阶段
④  符号运算阶段
【判断题】 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种探索-失败-成功-再探索的过程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实验室检测部分必须要写的内容?
①  发病过程
②  入院查体情况
③  采样时间、采样单位、标本类型、送检单位、检测结果
④  病例的密接人员
【单选题】 新冠肺炎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病例的活动史一般从发病前多少天开始写起?
①  14天
②  4天
③  2天
④  当天
【单选题】 聚集性疫情流调报告中的背景部分,下列中的哪项必须要交代?
①  本次疫情被发现的具体情形
②  所有病例的发病情况
③  本次疫情的传播链
④  病例潜伏期
【单选题】 聚集性疫情流调报告中的临床特征和三间分布描述部分,发病时间特征通常使用什么形式展示?
①  散点图
②  流行曲线
③  地图
④  表格
【单选题】 下列哪项能描述聚集性疫情中病例之间的传播关系
①  病例地点分布图
②  病例时序图
③  病例传播关系链图
④  代间隔图
【单选题】 推动信息化进程的因素有:
①  建立部门合作,数据共享的工作机制
②  搭建集约化平台,承载多源数据,开展综合治理和分析
③  推广应用,提高政府、机构、企业、民众参与率
④  以上都是
【单选题】 以下哪类人通过传统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难以甄别
①  确诊病例
②  疑似病例
③  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④  与确诊病例有过间接接触者
【单选题】 以下哪项不属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局限性?
①  静态调查,难以掌握信息动态变化情况
②  调查手段单一,一旦调查对象不配合将束手无策
③  无法通过调用外部数据对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进行复核验证
④  验证病因假设的效能不足
【单选题】 关于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作用,以下哪项说法不正确?
①  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采集和应用过程需要依法依规
②  大数据技术在判断病因方面起决定性作用
③  数据采集、传输、储存、应用全流程均需要确保数据安全
④  打破数据壁垒的最佳方法是建立数据共享机制
【单选题】 以下哪项不是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方向?
①  以健康为中心,实现对全过程动态信息管理
②  以数据全面分析为导向,向基层采集尽可能多的数据
③  打通最后“一公里”网络瓶颈,实现联防联控数据交互
④  建立常态化人群健康大数据共享服务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