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我国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特点有()。
A.第一个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的环境标准
B.第一个分期实施的空气质量标准
C.二氧化氮、臭氧限值基本与国际标准接轨
D.提高了监测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要求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属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确定的一类区是
①  自然保护区
②  风景名胜区
③  文化区
④  居住区
【单选题】 ()年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收紧了PM10和NO2浓度限值,加严了数据有效性。
①  A.1996
②  B.2000
③  C.2012
④  D.2018
【单选题】 2012年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PM2.5的24小时平均一级浓度限值为()。
①  A.15ug/m3
②  B.35ug/m3
③  C.75ug/m3
④  D.100ug/m3
【多选题】 空气质量指数(AQI)主要评价因子有()。
①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②  B.一氧化碳
③  C.臭氧
④  D.PM2.5和PM10
【简答题】 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主要是由环境质量标准、[填空]、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样品标准等构成。
【判断题】 药用植物无公害栽培对环境的要求,土壤应符合土壤二级标准,空气应符合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灌溉水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提出了十条措施力促空气质量改善。
①  A.《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②  B.《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③  C.《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④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多选题】 常用的护理质量标准:()
①  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②  临床护理质量标准
③  护理病历书写质量标准
④  护理管理质量标准
【单选题】 2019年一季度,我国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
①  A.68.6%
②  B.70.5%
③  C.72.4%
④  D.76.9%
【判断题】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中,PH值是5-8。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制定人力资源战略时,企业要对内部环境进行分析,下列属于内部环境分析的内容是( )。
①  国家政策
②  企业机构
③  竞争对手的行动
④  人口结构
【单选题】 在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中经常使用德尔菲法,德尔菲法属于哪种分析方法(  )。
①  案例分析法
②  专家分析法
③  预测分析法
④  抽样问卷分析法
【单选题】 下面各项中不是制定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是(  )。
①  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供给
②  制定能保障人力资源供给的政策和措施
③  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④  评估规划的有效性并进行调整、控制和更新
【单选题】 如果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在执行中因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的制定有问题,导致规模无法完成,这就需要对( )进行调整。
①  对战略与规划实施方法
②  对战略与规划实施者
③  对战略与规划制定者
④  对战略与规划内容
【单选题】 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水平是指( )。
①  人力资源的数量
②  人力资源的质量
③  人力资源的总量
④  人力资源的素质
【单选题】 A公司决定进行新一轮的企业人力资源预测,预测时需要进行下列六项工作,这六项工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①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环境 ②分析当前人力资源需求 ③预计未来人力资源需求 ④分析当前人力资源供给 ⑤预计未来人力资源供给 ⑥供需平衡分析
①  ⑥①②③④⑤
②  ①④⑤②③⑥
③  ①②④③⑤⑥
④  ①②③④⑤⑥
【单选题】 对于员工个人,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通过培训、辅导等方式,培养学习型员工;对于团队,人力资源理者可以通过组织沟通、知识分享,来创建协作型团队;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通过制度创新、知识管理来创建知识性企业。这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成为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所开展的_____这一方面的工作
①  流程优化
②  提高能力
③  提供机会
④  推动变革
【单选题】 “核心能力”一词最早在(  )的文章或著作中提出。
①  迈克尔?波特
②  普哈拉德和哈默
③  彼得?德鲁克
④  亨利?明茨伯格
【单选题】 人力资源规划必须与企业的战略相呼应,当企业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着重于及时招聘、雇佣和培训新员工,并为现有的员工的晋升和发展提供机会,这表明企业当前的战略是
①  稳定型战略
②  发展型战略
③  紧缩型战略
④  差异化战略
【单选题】 要对创造竞争优势的资源进行模仿,要掌握哪两个基本要素?(  )
①  认清竞争优势的来源和资源发生功能所存在的条件
②  组织的文化和员工的个性
③  组织的结构和管理体系
④  企业的核心能力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