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下列选项中,有关“三农”问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三农”是指农业、农村与农民
B.农村人口逐年增加
C.农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
D.2004—2015年,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有关“三农”问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  “三农”是指农业、农村与农民
②  农村人口逐年增加
③  农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
④  2004—2015年,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
【单选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  )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①  基本性
②  根本性
③  重要性
④  特殊性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农村人口问题主要特征的是( )。
①  农村人口的素质普遍低下
②  人口增长过快总数过多
③  部分男性大龄青年婚配困难
④  大量过剩的劳动人口
【判断题】 2006年新农村建设取得两个突破,一是粮食生产20年来连续实现三年增长,二是农民收入20年来连续实现三年增长超过1%.(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三农”问题是指(  )
①  农业问题
②  农民土地问题
③  农民问题
④  农村问题
【多选题】 “三农”问题是指:( )。
①  农业问题
②  农民问题
③  农民工问题
④  农村问题
【多选题】 “三农”问题是指:
①  农业
②  农村
③  农民
④  农民工
【多选题】 2004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是( ),比上年增加( )
①  2936元
②  314元
③  105元
【多选题】 据调查,新农村建设农民群众最盼望的三件事是收入增加、( )、( )。
①  环境改善
②  科学发展
③  民主管理
【单选题】 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
随机题目
【判断题】 网络道德约束上网者的不安全和不文明行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社会法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的法律规范,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来看待道德。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我们应当确立以天下为己任、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目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爱国既需要深厚的情感和思想,更需要实际的行动。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宪法宣誓仪式可以采取单独宣誓或集体宣誓的形式。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引领着我们人生之船的前进方向,还能让我们在面对重大人生抉择和考验时,对初心始终执着和坚守。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〇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职业道德的特征( )
①  规范性与纪律性
②  多样性与稳定性
③  基督教精神
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单选题】 ( )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
①  中华传统美德
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  普世价值观
④  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