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关于《行政诉讼法》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行政诉讼法》是第一部以保障公民权利、监督行政职权为主要目标的立法
B.《行政诉讼法》体现了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制约
C.《行政诉讼法》对依法行政形成倒逼机制
D.《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品质优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关于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③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行政诉讼法》不允许适用其他单行法律特别规定的起诉期限
④  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多选题】 《行政诉讼法》进行修改的主旨有()。
①  A.维护行政制度的权威性
②  B.保障行政诉讼渠道的畅通和平衡
③  C.保障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的完善行政诉讼制度
④  D.总结行政审判的经验,将有效的做法上升为法律
【判断题】 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相比之前的行政诉讼法缩小了受案范围。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行政诉讼法》对行政行为的判断要素有( )。
①  A.行政职权
②  B.适用的法律、法规依据
③  C.事实依据
④  D.程序及正当性
【单选题】 新《行政诉讼法》中,以( )代替了维持判决。
①  A.无效判决
②  B.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③  C.给付判决
④  D.确认违法判决
【单选题】 新《行政诉讼法》在立法目的上增加的内容是()。
①  A.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②  B.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  C.解决行政争议
④  D.解决民事纠纷
【单选题】 《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中( )对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①  原告
②  被告
③  原告和被告
④  原告或被告
【多选题】 新《行政诉讼法》为畅通诉讼入口而做出的规定有()。
①  A.明确人民法院和行政机关应当保障当事人的起诉权利
②  B.明确可以口头起诉,方便当事人行使诉权
③  C. 强化受理程序约束
④  D.延长起诉期限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行政诉讼法》于()开始实施。
①  A.1990年10月1日
②  B.1994年10月1日
③  C.1995年10月1日
④  D.1999年10月1日
【单选题】 关于新《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诉讼参加人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  A.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
②  B.公民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
③  C.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公民,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
④  D.参加诉讼的只能是自然人,而不能是法人或者机构
随机题目
【多选题】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关键瓶颈,主要是集中于()几个方面。
①  产业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能力不强
②  产业的长期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
③  面对新发展机遇的资金准备不足
④  产业发展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严峻
⑤  面对新发展机遇的技术准备不足
【单选题】 根据本课程,我国移动通信基站辐射标准是()。
①  欧盟标准
②  日本标准
③  IEC
④  美国标准
【单选题】 根据本课程,()是5G建设的关键驱动力。
①  5G标准
②  5G普及
③  5G个人应用
④  5G行业应用
【单选题】 本课程提到,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是IBM公司的()。
①  山脊
②  深蓝
③  Summit
④  天河
【单选题】 根据本课程,软件产业是()创始的。
①  德国
②  美国
③  英国
④  日本
【单选题】 最早把语音交互界面引入到商用的是()。
①  IBM
②  三星
③  苹果公司
④  谷歌公司
【单选题】 工业投资需求、非必需品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同时下降,新增订单大幅下滑,2020年1至2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同比下降()个百分点。
①  0.7
②  0.8
③  1.2
④  1.4
【单选题】 根据本课程,对于成本敏感型外迁的行业实施()专项行动。
①  政府购买
②  优化升级
③  加补贴
④  降成本
【单选题】 制造业是供给侧改革的主战场,推进()是形成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和经济发展新优势的重要举措。
①  服务业供给侧改革
②  农业供给侧改革
③  工业供给侧改革
④  制造业供给侧改革
【单选题】 本课程中,电控系统实现对超过()节单体电池的有效管理。
①  4000
②  5000
③  6000
④  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