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下列各项固定资产中,应计提折旧的是(  )。
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设备
闲置的设备
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设备
经营租赁租入的设备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无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
① 
② 
【判断题】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无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  )
① 
② 
【判断题】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下列固定资产中,应计提折旧的是
①  季节性停用的设备
②  当月交付使用的设备
③  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设备
④  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设备
【单选题】 下列固定资产中,应计提折旧的是( )。
①  未提足折旧报废的房屋
②  闲置的房屋
③  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房屋
④  已毁损的房屋
【单选题】 下列固定资产中,应计提折旧的是()。
①  经营性租出固定资产
②  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③  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④  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多选题】 下列固定资产中应计提折旧的有
①  房屋及建筑物
②  以经营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③  专用的机器设备
④  接受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
⑤  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单选题】 下列固定资产中,不计提折旧的是?
①  闲置的房屋
②  融资租入的设备
③  临时出租的设备
④  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设备
【单选题】 下列固定资产中,不计提折旧的是()。
①  闲置的房屋
②  融资租入的设备
③  临时出租的设备
④  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设备
【单选题】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其中车间设备折旧5000元,管理部门设备折旧3000元,该业务的会计处理是( )
①  借:累计折旧 8000      贷:制造费用        5000    管理费用 3000 
②  借:生产成本       5000    管理费用 3000       贷:累计折旧 8000
③  借:制造费用        5000    管理费用 3000       贷:累计折旧 8000
④  借:管理费用        8000    贷:累计折旧 8000
随机题目
【多选题】 破坏交通设施罪的对象有( )。
①  轨道、桥梁
②  隧道、公路
③  机场、航道
④  灯塔、标志
【多选题】 下列行为中、构成放火罪的有( )
①  以放火为手段杀人,烧毁了数十间房屋
②  为了自杀、在木质结构的杂居四合院内采
③  取倒洒汽油的方式自焚,结果人未烧死,、却烧毁了四合院及邻近的房屋
④  犯罪后,为掩盖罪证而放火,火势蔓延到附近的建筑物出于嫉妒放火烧毁了邻居的柴草垛
【多选题】 魏某受恐怖活动组织的指派潜入我国进行恐怖活动,先后杀害3人、绑架1人。魏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 )
①  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
②  故意杀人罪
③  绑架罪
④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多选题】 关于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①  我国刑法分则的类罪名主要是按照同类客体进行划分的
②  我国刑法分则的类罪名的排序主要是按照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大小排列的
③  我国刑法分则类罪名的设立还考虑到了主体的差异
④  故意杀人罪规定在《刑法》第四章,所以故意杀人罪的客体的重要性不如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任何罪的客体
【多选题】 关于刑法总则与分则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总则与分则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  总则与分则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③  总则与分则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④  总则与分则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单选题】 李某是某公司的货运汽车驾驶员,一次在该公司货场卸货,倒车时未注意观察车后情况,将一卸货工人压死。李某的行为构成( )。
①  过失致人死亡罪
②  交通肇事罪
③  重大责任事故罪
④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单选题】 下列关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  行为人出于颠覆国家政权的目的在战时向敌人提供武器装备的行为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②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犯罪主体是境内外机构、组织和个人,因此,本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
③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犯罪主体是境内外机构、组织和个人,但是,本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④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是指资助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等
【单选题】 “SARS”疫情肆虐期间,甲因全身高烧、表现SARS”症状、被确定为“SARS”疑似病例,被强制隔离观察治疗、但其相信自己是一般的感冒,不愿接受隔离而于一日晚逃出隔离处。在回家途中,乘坐一辆公共汽车,导致车上数人感染其所携带“SARS”病毒。对甲应定( )。
①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②  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③  妨害公务罪
④  不构成任何犯罪
【单选题】 2002年7月20日下午,孙某酒后驾驶东风牌大货车往市区送货后返回郊区。正值天色不好,孙某遂加快车速超速行驶、途经一个三岔路口时,不慎将骑自行车迎面驶来的冯某撞倒在地,孙某赶紧下车,发现冯某已昏迷,身上有多处伤痕。由于当时有不少人围观、孙某抱起冯某放人驾驶室、表示要送医院抢救。但是,在他驾车离开现场后发现无人跟踪,便又把车驶往郊区,途中将已经昏迷不醒的冯某抱下,扔到距马路200米开外的田野里,然后驾车逃走。冯某由于昏迷不醒,无人发现,失去抢救机会,最终因失血过多而死亡。孙某的行为( )。
①  构成交通肇事罪
②  构成故意杀人罪
③  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④  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按一重罪处罚
【单选题】 警察甲临时急用钱,便找个体户乙借钱。乙同意借钱,但条件是要有物品质押,甲将公务用枪交给乙质押,乙借给甲5万元现金,借期1个月。1个月后,甲无力偿还借款、乙便向公安机关报案。关于甲、乙的行为的定性,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①  甲、乙均无罪
②  甲触犯非法出借枪支罪
③  甲无罪,乙触犯非法持有枪支罪
④  甲触犯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乙触犯非法持有枪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