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标志着“中体西用”思想成熟的著作是( )。
《新学伪经考》
《变法通议》
《大同书》
《劝学篇》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①  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③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④  维新变法以救亡图存
【单选题】 1898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 )
①  李鸿章
②  左宗棠
③  刘坤一
④  张之洞
【单选题】 标志着先秦说理散文发展成熟的著作是
①  《荀子》
②  《韩非子》
③  《孟子》
④  《墨子》
【多选题】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著作是( )
①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②  《反对本本主义》
③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④  《井冈山的斗争》
【单选题】 提出“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是()
①  康有为
②  梁启超
③  张之洞
④  严复
【单选题】 标志着狄更斯创作完全成熟的是( )
①  《荒凉山庄》
②  《大卫?科波菲尔》
③  《地鬼》
【单选题】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趋于成熟( )
①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形成
②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
③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
④  毛泽东思想被写进党章
【单选题】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①  《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②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
③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④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判断题】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设计了前后衔接完整地教育体系。
① 
② 
【判断题】 中国近代早期改良思想家主张“中体西用”。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1、一摩尔葡萄糖经糖的有氧氧化过程可生成的乙酰辅酶a
①  a 1摩尔
②  b 2摩尔
③  c 3摩尔
④  d 4摩尔
⑤  e 5摩尔
【单选题】 9、缺氧情况下,糖酵解途径生成的NADH+ H+的去路
①  a 进入呼吸链氧化供能;
②  b 丙酮酸还原成乳酸;
③  c 3—磷酸甘油酸还原成3—磷酸甘油醛;
④  d醛缩酶的辅助因子合成1,6—二磷酸果糖;
⑤  e醛缩酶的辅助因子分解成1,6—二磷酸果糖。
【单选题】 3、糖酵解的终产物是
①  a 丙酮酸
②  b 葡萄糖
③  c 果糖
④  d 乳糖
⑤  e 乳酸
【单选题】 2、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的逆反应所需的酶是
①  a 果糖二磷酸酶
②  b 葡萄糖—6—磷酸酶
③  c 磷酸果糖激酶
④  d 磷酸化酶
【单选题】 10、乳酸脱氢酶在骨骼肌中主要是生成
①  a 丙酮酸;
②  b 乳酸;
③  c 3—磷酸甘油醛;
④  d 3—磷酸甘油酸;
⑤  e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单选题】 8、底物水平磷酸化指
①  ATP水解为ADP和无机磷
②  底物经分子重排后形成高能磷酸键,经磷酸基团转移使ADP磷酸化为ATP
③  呼吸链上H传递过程中释放能量使ADP磷酸化形成ATP
④  使底物分子加上一个磷酸根;
⑤  e 使底物分子水解掉一个ATP
【单选题】 4、糖酵解的脱氢步骤反应是
①  a 1,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
②  b 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
③  c 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
④  d 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
⑤  e 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
【单选题】 7、糖酵解过程中NADH+ H+的去路
①  a 使丙酮酸还原成乳酸;
②  b 经α—磷酸甘油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氧化;
③  c 经苹果酸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氧化;
④  d 2—磷酸甘油酸还原为3—磷酸甘油醛
【单选题】 6、糖酵解过程中催化一摩尔六碳糖裂解为两摩尔三碳糖的反应所需的酶是
①  a 磷酸己糖异构酶
②  b 磷酸果糖激酶
③  c 醛缩酶
④  d磷酸丙糖异构酶
⑤  e 烯醇化酶
【单选题】 5、反应: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需要哪些条件?
①  a 果糖二磷酸酶、ATP和二价MG离子
②  b 果糖二磷酸酶、ADP、无机磷和二价MG离子
③  c 磷酸果糖激酶、ATP和二价Mg离子
④  d 磷酸果糖激酶、ADP、无机磷和二价Mg离子
⑤  e ATP和二价Mg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