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听课评课是一种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程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
①  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②  人们的认识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③  人们的认识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④  人们的认识受到实践经验、知识结构和水平的限制
【单选题】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①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②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③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④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多选题】 47、较早从外报出版中认识到报刊作用的是()。
①  林则徐
②  魏源
③  郑观应
【单选题】 通过实践和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认识发展过程看,这是
①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②  从感觉到知觉的飞跃
③  从意识到物质的飞跃
④  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单选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
①  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②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③  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④  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单选题】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要性在于
①  理性认识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
②  感性认识过于抽象
③  理性认识更加真实
④  感性认识往往是错误的
【判断题】 总结的过程就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系统分析,将工作中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 )。①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②波浪式的前进 ③直线式的上升 ④螺旋式的上升
①  ②③
②  ①④
③  ①③
④  ②④
【多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认识到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分别是_____。
①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探索确立时期
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
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
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
随机题目
【判断题】 活期存款的计息方法包括账页计息法和余额表计息法。
① 
② 
【单选题】 某银行购入溢价发行的企业债券面值50万元,每百元面额支付105元,债券期限5年,票面利率3.9%,每年末计算应收利息19500元,转入投资收益账户为:
①  14500元
②  19500元
③  24500元
④  19000元
【单选题】 贷款按发放条件分不包括:
①  信用贷款
②  担保贷款
③  票据贴现
④  商业性贷款
【单选题】 短期投资的价值以取得投资时的实际购入成本入账,包括:
①  买价、应收利息
②  市场价、应计利息
③  买价、经纪人佣金、手续费
④  票面价、手续费、佣金
【单选题】 限额以下的异地跨系统的汇划款项根据银行机构设置的不同可采用的转汇方式不包括:
①  “先横后直”
②  “先横后直再横”
③  “先直后横”
④  “先直后横再直”
【单选题】 “电子清算资金往来”科目是资产负债共同类科目,其余额轧差反映,其借贷方发生额是:
①  将电子联行往、来账科目的发生额逐笔转入
②  将电子联行往账余额转入
③  将电子联行来账余额转入
④  将电子联行往来账科目余额转入
【单选题】 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
①  1年
②  8个月
③  3个月
④  6个月
【多选题】 不论何种联行核算方法,其处理过程的环节一般都可划分为::
①  发、收报行日常往来
②  往来账核对
③  资金存欠清偿
④  年终结平
【多选题】 储蓄网点账务的日结工作包括:
①  储蓄网点的综合核算
②  事前筹划
③  管辖单位的综合核算
④  事后监督
【多选题】 外汇存款按存入的资金形态不同分为:
①  现汇户
②  现钞户
③  支票户存款
④  存折户存款